【採用最早的沱茶成型工具--“板凳壓茶”來設計圖案,用素描的繪畫方式一遍遍的繪製修改,最終呈現出現在的感覺、一盒五沱以五種古代製茶圖騰包裝--晾茶架、壓茶凳、揉茶台、蒸茶台、秤茶台】
【金榜甲沱根據傳統原料來源和特色小茶區的優勢,精選從滇西到滇南的勐庫茶區(突出其滋味與香氣優勢)、景谷茶區(突出其外形優勢)、布朗茶區(突出其香氣優勢)的原料拼配而成。金榜甲沱一共進行了七次調整,共做出16個版本的小樣,才確定出其最終的版本。】
茶名:2015年下關沱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新版】【金榜甲沱】禮盒生沱茶(1粒100公克、1盒裝*5粒計500公克)----採用最早的沱茶成型工具--“板凳壓茶”來設計圖案,用素描的繪畫方式繪製修改,最終呈現出現在的感覺、一盒五沱以五種古代製茶圖騰包裝--晾茶架、壓茶凳、揉茶台、蒸茶台、秤茶台
茶廠: 雲南下關沱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年份: 2015年5月20日
規格:淨含量:1粒100公克(1盒裝*5粒*100公克計500公克)、1件80粒(1盒裝*5粒*16盒裝)(2盒*5粒計10粒另附送原廠精美手提袋)
說明:
一、金榜甲沱序言:
在瞬息萬變的忙碌世界裡
找到一分從容不迫的味覺
泡上一壺好茶,定制你的私人時光
“金榜甲沱”是你的忠實伴侶嗎?
願它陪你度過閒暇時光,閱覽四季生活
“金榜甲沱”—— 讓人有份溫暖的心。
讓我帶你們觀包裝、聽故事、品茶味。
細品金榜銷法沱的版面設計:字體、圖案、顏色。
甲沱,金榜甲沱可謂是下關茶人傾力之作。
從提出產品,到最終產品包裝的完成,歷時三年半。設計部設計出了十幾個樣稿,並用諸多材料進行嘗試,在限制重重的各種材料中探索無窮變幻,就是想做不一樣的東西,又看起來自然而然。
不確定的確定性。一想到茶,腦海裡翻滾過一連串的顏色,一心想著這個產品的顏色必須要區別於以往袋裝甲沱的感覺,並且新穎絢爛,於經過多次「色彩構成」與「色彩搭配原理」分析後,最終決定把主色調定為“紅色”,輔助色為“金色”,紅色與金色都是大家眼中的常規搭配,那麼,出彩點在那裡呢?對,是材料與印刷的品質!始終如一的品牌內涵和歷時三年鍛造的產品品質都放在你眼前了
動人民的智慧是偉大的。這個部分也是最難表現的,它是整個包裝的‘靈魂’,圖案要有內涵、有美感,要喚起每一位消費者對下關沱茶那份始終如一的印象,讓它成為百年品牌消費者的心中充滿自豪感與滿足感。
經過一遍又一遍的篩選,決議採用最早的沱茶成型工具——“板凳壓茶”來設計圖案,用素描的繪畫方式一遍遍的繪製修改,最終呈現出現在的感覺
甲沱,是一代代制茶師傅的見證人。古老的技藝,有著現代工業科技不可代替的文化深度,它有溫度,有活力,不是冰冷機械下一日又一日的簡單複製,它有故事,有歷史,有人情味,是人類非物質文化中熠熠生輝的燦爛財富。
金榜甲沱是對傳統技藝和悠久歷史的頂禮膜拜,更是對人類非物質文明的傳承和吟誦。一代代不變的技藝,一代代不變的味道。甲沱是那些經過人與人之間的磨合與溝通之後製作出來的物品,喝起來是那麼的適合自己的身體,從原本的“手工一下下做出來”,到現在的准“機械”壓制,我們對甲沱的感情從未改變,它們自身都是有體溫的,這體溫讓享用它們的人感覺到溫暖,我們只求它在茶友們的心中越來越好
“金榜甲沱”設計歷程這一過程閃爍著造物的神秘,回看整個過程的我們也心醉不已。消除傲慢與偏見的方法就是不斷嘗試這便是設計的最終意義,一旦定律的理性之光被喚醒,它所呈現的形式將令人側目
二、金榜甲沱風華:
晨光四下,雲淡風清,葉片伴隨陽光的味道從手中簌簌降落,驚起微塵一片。
素白的布袋裡,熱燙的蒸汽籠罩住葉片,連葉脈也變得柔軟。
一雙大手,細撫輕柔,葉片翻轉迴旋,舊木質的壓茶杵奏起古老的民謠,一個個沱茶在茶架上泛出金色的光圈。
沱茶,始於下關,始於百年前。
古老的技藝,有著現代工業科技不可代替的深度,它有溫度,有活力,不是冰冷機器下一日又一日的簡單複製;它有故事,有歷史,有韻味,是人類非物質文化中熠熠生輝的燦爛財富。
甲級沱茶,出生之地並非高高在上,它是最普通且也最經典的傳唱,是尋常人家日日夜夜的貼心陪伴。
大巧若拙,大雅若俗。茶之色,金如琥珀,掌心捧著遺落的久遠年代,茶之味,苦後甘甜,映射人生百般滋味。
沱茶似鄉愁,根植于平凡生活,離開了自會想念。金榜甲沱,是對傳統技藝和悠久歷史的頂禮膜拜,更是對人類非物質文明的傳承和吟誦。
三、金榜甲沱淵源:
沱茶,這個詞除了它帶著的“茶”字能首先讓人聯想到這是一種茶葉品種以外,它更能讓行內人想到的是和“下關”這兩個字密不可分。按照《中國茶經》和《雲南茶葉進出口公司志》的描述:沱茶,產於下關,又叫下關沱茶。在沱茶前面加上“甲級”二字,組成一個新的片語“甲級沱茶”,或者又被通俗的簡稱為“甲沱”,對於不少茶友來說,這兩個詞它實際就只會和下關沱茶劃等號了!甲級沱茶=下關沱茶,甲沱=下關沱茶,或者說甲沱就是下關沱茶。這原本紛繁複雜的文化牽連,最終變成了下關沱茶的特有。百年來甲級沱茶的概念衍生出了“甲沱”的兩層含義,首先“甲沱”是下關沱茶生產的,它代表的就是下關沱茶;其次“甲沱”是所有沱茶的傑出代表。如果作為下關沱茶前身的永昌祥沒有把“甲沱”創造出來,哪裡會有今天的沱茶、甲級沱茶、甲沱這些些傳奇的故事呢?而令我們欣慰的是,這些傳奇的故事的創造者,今天又在續寫沱茶的新一代標杆:金榜甲沱。它除了集沱茶用料等級之大成之外,更將“甲沱”二字昇華成了品類和品牌的文化符號,下關沱茶延續百年有餘的沱茶用料和精製精髓,最終則以“金榜”體現其輝煌的品牌和榜樣力量。
為了讓金榜甲沱滿足茶友對品質的要求,又滿足消費者近幾年對山頭茶的追捧,金榜甲沱根據傳統原料來源和特色小茶區的優勢,精選從滇西到滇南的勐庫茶區(突出其滋味與香氣優勢)、景谷茶區(突出其外形優勢)、布朗茶區(突出其香氣優勢)的原料拼配而成。金榜甲沱一共進行了七次調整,共做出16個版本的小樣,才確定出其最終的版本。
四、歷史沿革:
(一)、「下關風、上關沱、蒼山雪,洱海月」,不僅是大理風光的寫照,提供「下關沱茶公司」優良的自然生態環境。「下關沱茶公司」有著百年歷史的傳統加工工藝,精製出名滿天下的天然產品---下關沱茶。
(二)、百年知名品牌”松鶴”牌,下關沱茶先後三次榮獲世食品金冠獎,三次榮獲國家質量銀獎,並獲雲南省著名商標等30餘項省部級榮譽。產品銷往全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並出口歐盟、東盟、韓國、日本、北美和港澳台等地區,現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和國家扶貧龍頭企業,國家邊銷茶定點生產及儲備企業,是國家茶葉加工技術研發中心。
五、茶品特徵:
採用最早的沱茶成型工具--“板凳壓茶”來設計圖案,用素描的繪畫方式一遍遍的繪製修改,最終呈現出現在的感覺、一盒五沱以五種古代製茶圖騰包裝--晾茶架、壓茶凳、揉茶台、蒸茶台、秤茶台。
金榜甲沱根據傳統原料來源和特色小茶區的優勢,精選從滇西到滇南的勐庫茶區(突出其滋味與香氣優勢)、景谷茶區(突出其外形優勢)、布朗茶區(突出其香氣優勢)的原料拼配而成。茶湯色橙黃較厚潤,蜜香氣厚實甘怡。
六、雲南下關沱茶(集團)
(一)、茶廠風光:
雲南下關沱茶創制於大理市下關,故又稱下關沱茶。現代形狀的雲南沱茶再下關定型已逾百年歷史,此前,早在明代「滇略」一書中就有將茶「蒸而團之」的記載。因遠銷四川沱江、敘府一代,使「沱江水,下關茶」珠聯壁合,故而得名「下關沱茶」。
雲南省下關茶廠成立後,傳承了沱茶的製作技藝。歷經60多年的努力,使下關沱茶在國內外屢獲殊榮,創立了獨特的下關沱茶品牌。20世紀之交,雲南省下關茶廠通過企業改制重組為「雲南下關沱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並成為全國最大的沱茶加工基地。
蒼洱沱茶至195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周年時,下關茶廠為向國慶10周年獻禮,專門研製生產的特製沱茶,並以蒼山洱海秀麗的自然風光定為「蒼洱沱茶」。現按當時的選料和工藝技術標準恢復生產,以滿足消費者的需要。
(二)、公司概況:
雲南下關沱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位於風景秀麗、氣候宜人的大理市下關,前身為創建於1941年的雲南省下關茶廠。上世紀50年代,大理地區創辦于20世紀初的數十家大小茶葉商號,通過公私合營全面併入下關茶廠。蒼山洱海優良的生態環境,大理地區悠久精湛的制茶技藝,為下關沱茶的優良品質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目前,公司擁有當今世界先進的茶葉加工設備和一大批專業技術人員及管理人才。是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和國家扶貧龍頭企業,國家邊銷茶定點生產和原料儲備企業。2007年,公司被國家農業部認定為“國家茶葉加工技術研發分中心”。
公司產品包括各種緊壓茶、綠茶、特種茶、袋泡茶等共四大類近200個品種,其中創制於1902年的“松鶴”下關沱茶,是擁有百年歷史的知名品牌,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先後三次榮獲國家品質銀質獎, 三次榮獲世界食品金冠獎;獲國家質監總局“原產地標記產品註冊”和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批准認證為中國綠色食品,被評為“中國茶葉名牌”,首批“雲南省名牌產品”等30余項省部級以上榮譽; 2008年被國家農業部授予“中國名牌農產品”榮譽。“松鶴(圖)”商標2003年、2006年、2009年、2012年四次被評定為“雲南省著名商標”,“下關”牌商標2009年、2012年連續兩次被認定為“雲南省著名商標”。2011年3月,國家商務部公佈的第二批“中華老字型大小”,下關沱茶榜上有名;2011年5月,國務院公佈的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下關沱茶製作技藝榮耀入選。
從2003年開始,公司先後通過了ISO9001國際品質體系認證、全國食品安全生產許可證(QS認證)。公司實施下關沱茶全國連鎖專賣行銷戰略以來,下關
沱茶連鎖專賣店遍及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並出口歐盟、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等10多個國家及台、港、澳地區,享有良好聲譽。
雲南下關沱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國家民委、國家經貿委等七部委指定的邊銷茶定點生產企業,自建廠以來產品一直銷往西南、西北等少數民族地區,深受藏、彝、回、傈僳、普米等民族同胞的喜愛;“寶
焰牌”下關磚茶被評為“中國茶葉名牌”、“雲南省名牌產品”、“雲南省消費者最喜愛商品”, “寶焰牌”商標
2004年、2007年、2011年三次被評定為“雲南省著名商標”。
“十二·五”開局之年,在大理市銀橋鎮的蒼山腳下,一塊占地面積304畝的公司擴建專案工程建設已經啟動,下關沱茶的未來藍圖正在一步步勾畫描繪。
(三)、發展歷程:
雲南下關沱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為雲南省下關茶廠,始建於1941年,是我國西南地區建廠較早、規模較大的茶葉加工企業,是馳名中外的 “雲南下關沱茶”的發源地,也是國家定點生產邊銷緊壓茶的重點廠家。
上世紀二十年代,自下關逐漸成為滇茶交易的集散地和加工交易中心後,大理地區的商家把茶葉作為主要經營商品,各類茶葉加工廠家相繼出現。1941年春,雲南中國茶葉貿易有限公司和蒙藏委員會合資興辦 “雲南中國茶業股份有限公司康藏茶廠”, 1948年4月改名為“雲南中國茶葉貿易股份有限公司新康藏茶廠”。新中國建立以後,人民政府於1950年4月接收了新康藏茶廠,將其更名為“中國茶業公司雲南省公司下關新康藏茶廠”,後又相繼改名為“中國茶業公司下關茶廠”、“雲南省下關茶廠”。
光陰荏苒,下關茶廠的全體員工經過幾十年的奮鬥,已把一個作坊式的小廠發展成為一個具有一定規模的現代茶葉精製加工企業。1995年,經雲南劃分企業類型領導小組、雲南省經貿委審核批准,下關茶廠被劃型為中一型企業。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建立和不斷完善,按照建立“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下關茶廠在發起成立了“雲南下關沱茶股份有限公司”幾年後,又跨地區、跨行業組建了控股的 “雲南下關沱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現在企業總資產已達到億元以上。產品銷售區域已從國內20多個省市拓展到歐盟、美國、日本、港澳臺等地區。公司積60餘年的茶葉加工之經驗,踏著與時俱進的步伐,依靠科技進步,取得了可喜的業績。
上世紀九十年代,公司實施了“八五”技改工程,投資2000多萬元新建和改造了倉庫、生產車間,購置了與生產相適應的輔助設備,引進了具有國際先進水準的茶葉加工機械,與雲南某高校聯合成功研製了沱茶壓機,從而一舉改變了以往落後的生產方式,並使公司的基建規模和技術裝備上了一個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