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普洱茶,易武應是一段無法逾越的歷史。儘管在古典文獻裏,易武並未被納入“六大茶山”的範疇,但其在普洱茶發展史上舉足輕重的地位,卻是無法回避的。清道光年間,當倚邦、莽枝等茶山逐漸衰退之際,易武茶山迅速崛起,成為六大茶山所產茶葉的集散地、生產地和茶馬古道之源頭,從而開創了普洱茶的易武時代。因此,易武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成為了普洱茶史的一個轉捩點。
【易武古鎮】
《滇海虞衡志》曾談到,“普洱五大茶山,相距不遠,以易武為中心集散。”產量最大的易武茶山,在清朝光緒年間,是江北六大茶山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六大茶山”茶葉的生產、加工和集散地。一時間,各種商號、茶莊、店鋪如雨後春筍紛紛出現。“商業繁盛,馬幫絡繹不絕”就是對那一時期易武的寫照。而易武也因為擁有最為豐富的普洱茶歷史文化遺存,成為雲南最為著名的古鎮之一和茶人夢想的天堂。我們甚至可以想像得到,在易武最為繁華的年代,一隊隊的馬幫沿著青石鋪就的古道踏著夕陽而來,帶來了遙遠他鄉的布匹、鐵器和傳說,而在清晨的雞鳴聲中,運走了他鄉翹首以盼的普洱茶和發財的夢想。那些從易武古鎮延伸出去的一條條古道,很多年了,仿佛還在傳來大隊馬幫踏道而來踏道而去的聲音。
【易武古鎮的民居】
易武當年的興旺,甚至濃縮在了一塊“瑞貢天朝”的木匾上。這塊木匾現存于易武老街車順號後人家裏。據說,因為當年車順號祖上向清朝皇帝敬獻貢茶,皇上喝著那噴香的普洱茶,不禁心懷感動,於是特賜“瑞貢天朝”四個字並製成匾額以嘉獎。這不是一塊簡單的木匾,而是作為清朝政治、文化、經濟中心的京城與雲南極邊之地相連的見證。
易武地區對茶的利用可以追溯到東漢時期。傳說中易武茶山在漢朝已有茶,孔明來時才交給採茶飲茶的方法,因此易武人稱孔明為茶祖。他們在每年農曆7月23,舉行孔明生日集會紀念,稱為茶祖會。而到了清嘉慶、道光年間,這裏年產的幹茶已達7萬餘擔。尤其是到了乾隆年間,許多石屏人紛紛遷居易武種茶樹,進一步促進了易武茶葉的種植,使易武成為一座著名的茶山。因茶而興,因茶而旺,茶葉讓易武商賈雲集,也讓易武產生了一批在普洱茶史上名號極響的茶莊,留下了一批極具收藏價值的普洱茶珍品。
【易武古鎮的小店】
當然,易武之所以後來居上,超越江北六大茶山,並非只是仰仗產量。這裏山高霧重,土地肥沃,溫熱多雨,天生的就是產上等茶葉的好地方。再加上外地客商到易武設廠制茶,帶來了先進的制茶技術,自然就生產出讓人難以忘懷的精妙茶品。易武茶山所產的茶葉屬大葉種茶,外形條索粗壯肥大,茶味濃郁,適宜於製成普洱茶,經久藏後,其湯色褐紅,陳香活現。尤其是陳舊的易武春芽,湯色紅潤耐泡,葉底呈現褐紅色,乃普洱散茶中之極品。一些資深的普洱茶品嘗家都清楚,若從越陳越香的角度看普洱茶,易武山大葉種普洱茶實屬最佳。也正因為易武茶的天生麗質,古六大茶山貢茶大都產自于易武鄉周圍,一些茶商在製作茶葉時,常常在包裝上注明易武茶,使易武從產茶量和茶質兩方面都一躍為古代版納的茶山之冠。
【易武鄉的落水洞】
清雍正七年,清政府在易武設置了“錢糧茶務軍功司”,專門管理茶葉、糧食的購銷貿易,而雍正九年(西元1732年),隨著普洱茶被立為貢茶,易武茶區(易武、曼撒兩茶山)每年必須解決貢茶66666斤,貢茶未完成前茶葉不許上市買賣。可以說正是借助產量與茶葉卓爾不群的品質,當年的易武成為了雲南為數不多的富庶之地,並被稱為“利潤城”。
【易武鄉的麻黑村】
商業的繁榮與茶葉產量的猛增,還讓易武成為了“茶馬古道”的始發地,那一時期,以易武為中心的古道朝四方散射開去,主要的有易武—老撾的烏德—豐沙裏—越南的奠邊府—海防—香港;易武—尚房—老撾的南塔—萬象;易武—猛臘—老撾的猛百察—泰國的米賽;易武—思茅—景穀—大理—中甸—拉薩;易武—江城—揚武—昆明—昭通—宜賓—北京。
易武是普洱茶源頭地區,著名的普洱茶六大古茶山之一。易武人視茶為“上通天神,下接地府”的靈性之物,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民族飲茶習俗和茶文化,以易武正山“七村八寨”最具特色。每年“祥源·易武鬥茶會”中,當地“七村八寨”的好茶是當仁不讓的主角。今天我們就為大家簡要介紹易武之“七村八寨”,七村是指:麻黑村、高山村、落水洞村、曼秀村、三合社村、易比村、張家灣村;八寨是指颳風寨、丁家寨(瑤族)、丁家寨(漢族)、舊廟寨、倮德寨、大寨、曼灑寨、新寨。
易武“七村八寨”之曼灑村
曼灑村:從彎弓向西走一個多小時,翻過一個山頭就是漫灑老寨,漫灑在一個山脊上,從遠處看,像一條升騰的巨龍,漫灑海拔很高,視野開闊,是個觀山覽景的好地方,站在這裏可以看到蠻磚、蠻枝、倚邦、易武幾個茶山。漫灑在乾隆年間1789年建起了石屏會館,占地10多畝。蓋得氣勢宏偉,有大殿、配殿、廂房、廳堂,在會館內有一口大鐘,有人肩高,敲一下十裏之外都可以聽見。這裏產的茶葉條索緊結、勻整、烏黑油亮、茶湯橙黃透亮、滋味醇和、回甘、生津、香高、杯底香氣持久、口感細膩、水路順滑、香氣悠長。
易武“七村八寨”之曼秀村
曼秀村:曼秀村距離鄉政府3公里,是一個純漢族村,是到麻黑村與颳風寨的必經之路。過去曼秀村也建有廟宇,後來改為了學校,現在廟宇已拆除,建成了村民的活動室。曼秀村制茶仍然保持傳統制茶工藝,生產出的茶葉條索緊結、完整、灰褐顯毫、茶湯略帶金黃、香高、回甘、生津、持久,讓人回味無窮。
易武“七村八寨”之落水洞村
落水洞村:與麻黑村相鄰,傳說是七仙女洗澡的村寨,該村的地形極為特殊,四周環山,村中央有一口供村民飲用水的水井,整個村子如坐鍋底,自古至今從未發生過水災。該村背後有一株知名度很高的大茶王樹,那是愛茶人必去的地方。該村是個漢族村,茶馬古道從村中穿過,所產茶葉品質極佳,加工工藝地道,條索緊結、勻整、油亮烏潤、湯色金黃透亮、口感甜潤、密香突出、韻味幽深、回味無窮、令人愛不釋手。
易武“七村八寨”之麻黑村
麻黑村:麻黑村是易武所有古茶山中茶葉面積最廣、產量最多的一個村。該村山山有茶園,處處有森林,自然景觀極佳。現有古茶園面積3400畝,年產量48噸。麻黑村所產茶葉葉面寬厚、墨綠、條索緊結、勻整、黑亮超群、香氣突出、茶氣足、茶湯清明、透亮、經久耐泡、可持續20——30泡,具有越陳越香的歷史認可。
易武“七村八寨”之高山村
高山村:是一個純彝族村,與曼秀村隔箐相望,高山村至今保存有諸多古茶園,茶樹高大,勻需搭架攀爬才可採摘,高山村近些年茶葉製作技術提升很快,加上優質的茶原料,產品非常走俏,該產品條索緊結、完整度好、湯色金黃透亮、密香濃郁持久、滋味悠長、回甘持久、空杯留香、是普洱茶愛好者的珍品。
易武“七村八寨”之三合社村
三合社村:古茶園與麻黑古茶園隔河相望。三合社村一個純彝族村,該村茶園四周植被保護極好,所產茶葉、葉寬、肥厚、成墨綠色,產品條索完整、茶湯橙黃透亮、香高、回甘、生津、持久,滋味柔和。
易武“七村八寨”之易比村
易比村:在易武鄉政府西南,易武著名的老字型大小”安樂號”就出在該村,清光緒20年李開基大人就是帶著這裏的茶葉進京參加殿試的趕考,由於路途遙遠,耽誤了考試時間,李開基大人托人把自家製作的茶葉敬獻給了光緒皇帝,光緒皇帝欽命頭品頂戴雲南等處承宣佈政使,司布政使捷勇巴圖善吏曾受後帝旨意,為李開基題寫《瑞貢天朝》大匾,可惜在1949年火災中被毀。該村茶葉品質特徵:條索緊結、烏潤、勻整度好、開湯茶湯金黃明亮、滋味醇正、茶氣足、回甘、生津、杯底帶濃濃密香味,香氣持久、茶葉耐泡。
易武“七村八寨”之倮德寨
倮德寨:倮德寨是距離鄉政府最遠的一個村委會,自然環境非常好、在咸豐年以前倮德老寨的茶園東連曼乃,西接象明的曼拱,均由倮德土司管轄,倮德土司和整董土司、倚邦土司都是親戚,有聯姻關係,倮德土司實力很強,土司府蓋得十分宏大。其茶葉外形條索緊結油潤、顯毫、香氣正、開湯茶湯金黃透亮、滋味醇和、回甘、生津、杯底有濃郁密香味、經久耐泡、葉底肥厚、柔軟。
易武“七村八寨”之新寨
新寨:易武最古老的一個少數民族村寨,他們自稱“本族”,其祖先是發現和利用茶葉最早的一種民族,每年春茶開採前,在祭師的帶領下還舉行隆重的祭茶祖儀式。該村至今還保留著傳統的手工制茶工藝,茶葉多采自古茶山、古茶園,茶葉條索勻整、湯色橙黃、明亮、香氣純正、茶氣足、回甘、生津。
易武“七村八寨”之舊廟寨
舊廟寨:舊廟寨與新寨是同一種民族,兩村相距3公里,相同的茶文化,相鄰的茶園,相同的製作工藝,不同的是制茶人的心情和技術。茶葉條索勻整、湯色橙黃、滋味醇和、香氣純正、回甘、生津、葉底色澤黃綠。
易武“七村八寨”之大寨
大寨:大寨是一個被茶園包圍著的寨子,在道光年間也建過關帝廟,光緒十一年(1885年)又重建,現廟宇已毀,但大廟的基台還很完整。基台建得非常緊實,石塊與石塊之間沒有一點石灰,但卻鑲嵌得異常精密,如此精緻絕奇的建築實在少見。光緒初年大寨還有二百多戶人家,摘茶的季節每天殺三頭豬還不夠摘茶人吃,民國初年大寨有七八家茶號。這裏產的茶葉芽毫顯露肥壯、條索鬆緊適度、色澤烏潤、湯色淡黃明亮、滋味甘醇、香氣高顯、葉底肥嫩、完整柔軟。
易武“七村八寨”之張家灣寨
張家灣寨:抗戰以前,六大茶山北部所有村寨的茶商去越南萊州都要經過的村寨,是馬幫歇晌休整的地方,從張家灣到萊州十多天的路程,茶到萊州後上船沿水路到海防,再從海防轉香港、廣州。這裏產的茶條索鬆緊適度、勻整顯毫、色澤銀白、湯色金黃、滋味醇和、香氣高、葉底柔嫩。
易武“七村八寨”之丁家寨(漢)
丁家寨(漢):現在採摘的茶園叫一扇磨和香椿林,這裏的茶樹是六大古茶山目前發現的最大的人工栽培型古茶樹之一,所產茶葉外形條索粗壯緊結,灰褐、顯毫、茶湯透亮、橙黃、香氣有陳韻、滋味醇厚回甘。
易武“七村八寨”之丁家寨(瑤)
丁家寨(瑤):是一個瑤族村寨,分為上、下兩寨,採摘茶園地名叫彎弓,彎弓在清咸豐年以前,擁有400多戶人家,有漢族寨和回族寨,是漫撒山最大的寨子。回族蓋有清真寺、漢族蓋有關帝廟,彎弓的關帝廟是六大古茶山中最大的廟宇,占地面積六千平方米以上,全用柏木建成,雕樑畫棟,飛簷點金,當時是六大茶山最精美的建築。彎弓這裏產的茶葉,外形條索緊結,勻整、色澤烏潤、湯色金黃、香氣純高、葉底條索肥壯柔軟,是愛茶人難求的茶中極品。
易武“七村八寨”之颳風寨
颳風寨:一個邊境純瑤族村,與老撾接壤,距離鄉政府31公里,茶園勻分佈在國有林內,颳風寨的茶王樹茶園所產茶葉是易武最為出類拔萃的,古茶樹樹齡大多在500年以上,茶葉極具霸氣。茶氣沉鬱飽滿、回甘強、生津快、層次感豐富、極為耐泡、湯色明亮通透,是罕有的茶中極品。
資料來源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DMyNzg4MA==&mid=200500472&idx=1&sn=63ed709d8ba8833afc02f8d967856c22#rd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ODMxNzMzMw==&mid=200197288&idx=2&sn=fc665f04f5a8f59cd24498ac3d5a9d58&scene=2&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rd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