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中粮集團出品【夢蝶飛揚】白茶餅【羊年生肖白茶餅】,精選自白茶產地高山地區的福鼎大毫、政和大白品種一芽一、二葉原料,採用傳統白茶工藝,加以陳年老料調配,結合公司獨到拼配技術精心製作而成,是一款可以收藏或贈人的極佳茶品】
茶名:2015年度中粮集團榮譽出品福建(蝴蝶牌)【夢蝶飛揚】白茶餅【羊年生肖白茶餅】(5802)(1餅357克)-------【中糧集團】---精選自白茶產地高山地區的福鼎大毫、政和大白品種一芽一、二葉原料,採用傳統白茶工藝,加以陳年老料調配,結合公司獨到拼配技術精心製作而成。
茶廠:福建茶叶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
福興茶葉加工廠
出品: 中粮集團榮譽出品
年份: 2014年12月15日
規格:淨含量:1餅357克 、1筒(提)7餅、1件4筒(提)28餅(每1餅、1筒、1件皆有1編號)
說明:
一、夢蝶飛揚白茶餅淵源及特徵:
(一)、淵源:
白茶,中國六大茶類之一,主產於福建的福鼎、政和、松溪、建陽等地,其特有的製作工藝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茶葉的自然屬性。值此羊年之際,福茶公司放飛夢想之蝶,特製羊年生肖白茶餅——“夢蝶飛揚”。白茶餅既適合現飲,也適合收藏飲用,是值得品茗者擁有的佳品。
“夢蝶飛揚”產品:精選自白茶產地高山地區的福鼎大毫、政和大白品種一芽一、二葉原料,採用傳統白茶工藝,加以陳年老料調配,結合公司獨到拼配技術精心製作而成。
(二)品質:
“夢蝶飛揚”餅形圓潤飽滿,餅面條索清晰、銀潤顯毫,香氣高揚顯毫香,滋味鮮爽甘活,湯色杏黃明亮。
(三)、特性:
清、潤、和、悅。
二、夢蝶飛揚白茶餅沖泡方法:
★茶具:以紫砂壺、蓋碗杯為最佳
★用水:建議使用清醇乾淨礦泉水
★水溫:100℃沸水
★沖飲方法:溫杯後放入茶葉,注入沸水,茶、水比以1:50左右為宜,泡置1至3分鐘後,即可飲用。
三、白茶的歷史典故:
【御賜白茶遂為第一銘】
宋徽宗《大觀茶論》曰:『白茶自為一種,與常茶不同,其條敷闡,崖林之間偶然生出,盡非人力所可致。正焙之者不過四五家,不過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錛而已。』
四、陳年老白茶的妙飲:
【老白茶妙飲;尤呈犀角現】
採用傳統方式儲存,多年陳放後之老白茶,所轉化的物質層次更有內涵。
五、白茶的起源:
關於白茶的歷史究竟起於何時?茶學界有些不同的觀點。有人認為白茶起於北宋,其主要依據是白茶最早出現在《大觀茶論》、《東溪試茶錄》(文中說建安七種茶樹品種中名列第一的是"白葉茶")中;也有認為是始於明代或清代的,持這種觀點的學者主要是從茶葉製作方法上來加以區別茶類的,因白茶的生產過程只經過"萎凋與乾燥"兩道工序。也有的學者認為,中國茶葉生產歷史上最早的茶葉不是綠茶而是白茶。其理由是:中國先民最初發現茶葉的藥理價值後,為了保存起來備用,必須把鮮嫩的茶芽葉曬乾或焙乾,這就是中國茶葉史上白茶的誕生。
白茶,素為茶中珍品,歷史悠久,其清雅芳名的出現,迄今已有八百八十餘年了。宋徽宗(趙佶)在《大觀茶論》(成書於1107~1110“大觀”年間,書以年號名)中,有一節專論白茶曰:白茶,自為一種,與常茶不同。其條敷闡,其葉瑩薄,林崖之間,偶然生出,雖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過四五家;生者,不過一二株;所造止於二三胯(銙)而已。芽英不多,尤難蒸焙,湯火一失則已變而為常品。須製造精微,運度得宜,則表裏昭徹如玉之在璞,它無與倫也。
淺焙亦有之,但品不及。
宋代的皇家茶園,設在福建建安郡北苑(即今福建省建甌縣境)。《大觀茶論》裏說的白茶,是早期產于北苑禦焙茶山上的野生白茶。其製作方法,仍然是經過蒸、壓而成團茶,同現今的白茶制法並不相同。而白茶的生產,是于清嘉慶初年(1769)采芽茶製成銀針。1885年改采福鼎大白茶製成白毫銀針。
六、中國六大茶類之一白茶:
依據成品茶的外觀呈白色,故名白茶。六大茶類之一。白茶為福建特產,主要產區為福鼎、政和、松溪、建陽等地。基本工藝包括萎凋、烘焙(或陰乾)、揀剔、複火等工序。萎凋是形成白品質的關鍵工序。白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滿身披毫,毫香清鮮,湯色黃綠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的品質特點。屬輕微發酵茶,是我國茶類中的特殊珍品。因其成品茶多為芽頭,滿披白毫,如銀似雪而得名。此外,中國浙江的安吉白茶和貴州正安白茶因自然變異整片茶葉呈白色,不同
於帶有白色絨毛的一般白茶。
白茶,顧名思義,這種茶是白色的,一般地區不多見。白茶生產已有200年左右的歷史,最早是由福鼎縣首創的。該縣有一種優良品種的茶樹——福鼎大白茶,茶芽葉上披滿白茸毛,是制茶的上好原料,最初用這種茶片生產出白茶。茶色為什麼是白色?這是由於人們採摘了細嫩、葉背多白茸毛的芽葉,加工時不炒不揉,曬乾或用文火烘乾,使白茸毛在茶的外表完整地保留下來,這就是它呈白色的緣故。
七、中茶隸屬於中粮集團展現強勢企業:
雲南中茶茶業有限公司傳承于原中國土產畜產雲南茶葉進出口公司,現隸屬於中粮集團中國茶葉股份有限公司,集茶葉生產、加工、銷售、科研開發、茶文化傳播於一体,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中茶】係以60年國企的信譽背書,世界500強的直系企業,全茶行業的优質茶葉提供商及行銷茶品於世界各個國家。以世界茶園為大平台的國際視野,大廠牌、原產地优勢及不可替代的稀資源,可控研發與生產系統;以技術創新,實現茶葉純正度的標準化,以包裝/產品之形態創新,實現飲用消費的便利化,達到國際標準的中國优質茶品供應商。
八、中茶簡介:
(一)、中國茶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茶公
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第一家全國性茶葉專
業總公司。
中茶公司是世界500強之一中糧集團有限公司(COFCO)成員企業,是新中國成立後首家由中央批准成立的全國性專業總公司。中茶公司集茶葉種植、生產、加工、研發、銷售、文化推廣於一體,在福建、雲南、廣西、湖南、浙江等地建有多家大中型生產企業和原料基地,是中國茶葉行業中重要的企業之一,是奉獻快樂、改變生活方式的行業領導者。
(二)、中茶歷史沿革:
1949-2010年
“中茶”產品出口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國內銷售
網路分佈全國主要地區。
1986-2007年
“中茶”產品多次成為贈送國際政要的“國禮茶”,英國伊莉莎白女王、摩洛哥王子、俄羅斯普京總統等都曾接受敬獻。
1979年7月
鄧小平主席視察“中茶”公司綠茶貨源基地——安徽省
黃山產茶區。
1958年11月
周恩來總理視察中茶公司“西湖龍井”綠茶貨源基
地——杭州梅家塢大隊。
1958年9月
毛澤東主席視察中茶公司下屬的安徽省舒城縣舒茶人
民公社綠茶初制廠。
1951年12月
中茶公司通過《人民日報》有獎徵集商標,新中國第一個茶葉商標“中茶”牌誕生。
1949年11月
時任中央財政經濟委員會主任陳雲、副主任薄一波和馬寅初共同簽署了中茶公司成立批文——新中國第一家由中央批准的全國性外貿專業總公司成立。時任中國農業部副部長,“當代茶聖”吳覺農 先生兼任中茶公司首任經理。
(三)、中茶品質堅持、引領行業技術發展:
1、年生產加工能力:
擁有國內茶葉企業最先進、最完備的生產加工技術和設備,雄厚技術與先進設備的完美結合,生產、加工、
包裝層層把控茶葉品質 。
2、生產線:
具備世界先進水準,集拼配、除雜、稱量、包裝於一
體的全自動清潔化加工生產線。
3、監控系統:
運用先進的PLC(可編程程式控制器)控制系統對茶葉生產線進行自動化全程管控,控製成品茶中夾雜物在0.05-0.1‰,優於行業標準1‰,達到國內先進水準。
4、包裝系統:
擁有國際領先水準的義大利IMA-C24型袋泡機、日本
三角袋泡茶機以及各種自動化包裝機。
(四)、中茶企業榮譽:
1999年11月12日“五十年不變追求奉獻健康與自然:
1、奉獻健康與自然
2、中華老字型大小證書
3、2007行業百強
4、烏龍茶出口推薦企業
5、2008年行業百強
6、梅德韋傑夫
7、北京稻香村杯
8、雲南省捐贈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