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中茶易武正山綠大樹特級品生餅 (1) 07年中茶易武正山綠大樹特級品生餅 (2) 07年中茶易武正山綠大樹特級品生餅 (3) 07年中茶易武正山綠大樹特級品生餅 (4) 07年中茶易武正山綠大樹特級品生餅 (5) 07年中茶易武正山綠大樹特級品生餅 (6) 07年中茶易武正山綠大樹特級品生餅 (7) 07年中茶易武正山綠大樹特級品生餅 (8) 07年中茶易武正山綠大樹特級品生餅 (9) 07年中茶易武正山綠大樹特級品生餅 (10) 07年中茶易武正山綠大樹特級品生餅 (11) 07年中茶易武正山綠大樹特級品生餅 (12) 07年中茶易武正山綠大樹特級品生餅 (13) 07年中茶易武正山綠大樹特級品生餅 (14) 07年中茶易武正山綠大樹特級品生餅 (15) 07年中茶易武正山綠大樹特級品生餅 (16) 07年中茶易武正山綠大樹特級品生餅 (17) 07年中茶易武正山綠大樹特級品生餅 (18) 07年中茶易武正山綠大樹特級品生餅 (19) 07年中茶易武正山綠大樹特級品生餅 (20) 07年中茶易武正山綠大樹特級品生餅 (21) 07年中茶易武正山綠大樹特級品生餅 (22)  

06年中茶易武正山特級品 (19) 06年中茶易武正山特級品 (20) 06年中茶易武正山特級品 (21)  06年中茶易武正山特級品 (19) 06年中茶易武正山特級品 (20) 06年中茶易武正山特級品 (21)  

 

 

 

【店主珍藏珍品、陳存近8年的特級品易武正山綠大樹生茶餅,中茶原廠正貨、附防偽標籤、品質保證】

 

 

茶名:2007中茶牌【易武正山大葉茶】【綠大樹】【特級品】【易武正山一棵樹】生茶餅(1餅357克)----------本茶品採用雲南易武正山高山原生態雲南大葉種茶樹茶菁------优良傳統、遙思中茶、無限想像、科研工序、拼配优質、再造一款、展現風華、期待來韻 

茶廠:中國土產畜產雲南茶叶進出口公司昆明茶廠 

出品:雲南中茶茶業有限公司      

年份: 20076月27日(701)

規格:淨含量:1餅357克、1筒(提)7餅、1件6筒42餅

說明:

一、易武古茶山:

易武茶區位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州勐臘縣。原屬古代曼撒茶區。目前易武茶區栽培野生茶年產約六十噸,屬曼撒茶區,香氣口感,湯香水柔、刺激性較少的茶品,湯質柔順。易武古茶山位於六大茶山的東部,緊靠邊境,面積約750平方公里,是古【六大茶山】中面積、產量最大的茶山。全鎮擁有古茶園面積1.4萬餘畝,主要集中在高山寨、落水洞、麻黑、曼秀、三合社等村寨。

易武”為傣語,意思是美女蛇居住的地方。東鄰老撾,海拔差異大,氣候立體型,山高霧重,土地肥沃,溫熱多雨,熱量豐富,雨量充沛,適於茶樹生長的溫度一年200天以上;土壤主要為磚紅壤、赤紅壤、黃土、紫土。是種植茶葉的理想之地。在易武古茶樹分佈區域,植被生態系統保持較好,生長著諸如椿樹、香樟樹、榕樹、漆樹、董棕等高大喬木,氣生植物多,樹木、滕本植物園繁茂,構成了良好的生態環境。 與其他古茶山相比,易武有兩項難得的光榮:貢茶之鄉與老茶號之光。早在乾隆六十年(1795年),易武所產之茶被清廷指定為貢茶。清末明初,易武倚邦的茶“價等兼金”——也就是說,茶的價格等於自身重量的兩倍黃金!

易武古茶山,系古六大茶山中茶園面積最大、產量最大的茶山。易武古茶山、古鎮,曾是“鎮越縣”府所在地,植茶制茶易茶歷史悠久,尤其在清朝後期成為了六大茶山中最熱鬧繁華的茶馬古鎮和茶葉加工、集散中心。據史料記載,清嘉慶、道光年間,易武山每年產幹茶70 000餘擔。所產普洱茶就源源不斷地由騾馬隊運出,經普洱、到下關、過麗江、進四川,到達康藏地區,部分運銷印度、尼泊爾等國。

易武古茶山東中部高、南北西三面低,海拔656—2  023米之間。最高的村寨三合社海拔1 433米.最低的納麼田海拔為’  730米。海拔差異大,形成了“十裏不同天的”立體型氣候,具有溫濕、溫暖型兩種氣候特點,不同的社區氣候條件造成了不同的生態環境。
易武山高霧重,土地 肥沃,溫熱多雨,熱量豐富.雨量充沛。茶區土壤,在熱帶亞熱帶季雨林成土條件下,由紫色岩和沙岩母岩上風化發育而成,主要為磚紅壤、赤紅壤、黃壤。各地土質呈微酸性反應,pH值在4.5~6.5之間。土壤養分積累快,分解利用快,土壤有機質含量4.5%以上,腐殖質厚5釐米以上。土層深厚,土壤透氣性好,有機質含量高。古茶樹分佈區域植被生態系統保持較好,生長著諸如椿樹、香樟樹、榕樹、漆樹、董棕等高大喬木.氣生植物多,樹木、藤本植物園繁茂,森林覆蓋率高和高等植物集中,構成了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種植茶葉的理想之地。

海拔差異大,使易武鄉的氣候呈現明顯的立體特徵,從而造就了不同的生態環境,使之具有溫暖型和較溫暖型兩種氣候特點。易武常年日照充足,雨水充沛,平均年日照時數為 1600 一 2200 ,年降雨童為 900 一 1  600 毫米,年平均氣溫常保持在 17. 7' C ,年活動積溫 600 。' C 以上,非常適合茶樹的種植。另在濕熱作用下,能提供給茶樹生長充分的養分,使易武茶區的茶樹根深葉茂。另外,易武茶區植被生態系統保持較好,茶區內生長著諸如椿樹、香樟樹,榕樹等高大喬木,它們與古老的茶一起,構成了易武茶山良好的生態環境。

革登茶山在古六大茶山中面積最小,但因有被稱為“武侯遺種”的茶王樹而著名。據《思茅廳志》和《普洱志》載:“其治革登有茶王樹,較眾茶樹獨高大,土人當采時,先具酒禮祭於此”。

六大茶山大茶樹非常多,但都未能入冊,唯有這棵大茶樹入了冊,且被戴上王冠,它的“獨高大”便可想而知。茶王樹就在“孔明”的身邊,茶山人認為這棵茶王樹是孔明所種,所以每年春茶開摘前,幾個茶山的茶農都要來拜茶王樹,祭孔明。他們在茶王樹梁子的大草坪上面對孔明山叩首、敬酒,對歌。跳舞,祈禱茶山興旺、日子太平。據說在茶王樹梁子上唱什麼,孔明就會回就什麼。

據說革登茶王樹一年可摘鮮葉5擔,其樹之大可想而知。遺憾的是民國初年樹已枯死,遺址處除了一個長滿荒草的大坑,枝葉根柯都無跡可尋。

革登茶山的古茶園損毀較多,現保存下來的茶園主要集中在新發、直蚌、茶房一帶。

革登茶山至今保存有古茶園3232畝(其中安樂1 616畝,革登560畝,莽枝1 056畝),在海拔1360米處,保存有一株較大的古茶樹,喬木型,樹姿直立,樹高6.3米,樹冠直徑5.6米,基部圍1米,屬於普洱茶種,樹齡300年左右。革登小葉茶古茶,學名(Camelliaslnensls),小喬木型,樹姿半開張,樹高5.4米,樹幅4.5x  4.8米,葉形橢圓形,葉面平,葉身平、葉質稍硬,葉色墨綠.葉緣平,葉尖鈍尖,葉齒淺密銳,葉直立狀著生,葉基楔形,葉脈7-8對,芽葉色澤翠綠,芽葉茸毛多。
革登茶山茶樹由老百姓多年採摘及照顧,高度多為1至2米。

二、特色:

茶品來源於西雙版納勐海昜武正山茶區,產品來源于西雙版納勐腊縣昜武古鎮,經傳統工藝加工後蒸壓而成形,產品外形條索肥壯,顯毫露白,色澤墨綠油亮,內質茶氣十足茶湯黃亮,口感飽滿,苦澀味低,香揚水柔,葉底鮮活,均勻整齊,茶質优良入口即化,回甘生津,耐沖泡,是一款宜飲宜藏的普洱茶。

三、序言: 
揭開普洱茶史,昆明茶廠有著歷史的傳統,普洱茶的鼎極擴展,昆明茶廠也曾有風光的年代,揮灑關鍵的一筆。傳承後代,遙思昨日已是期盼隔代,渴盼一口老茶的回甘韻味,唯有等待。而今多采多姿普洱茶的呈現,或許改觀了處於當下如何尋覓一口好茶為要,卻有無限的期盼,現今回想那段往昔藏嚐普洱歷史,陳期如今所展現 那傲人的一品芬芳,擇真選質,才有如今的越陳越香,造化如詩夢幻般的轉化,令人讚嘆!普洱茶的美韻,体會回味雖是陣陣懷思,但已是歷史的痕跡。今日再造 「普洱」,歷史已是歲月年輪的追憶,用心選料選質,再加上收藏者的用心與愛心,在普洱的園地裡,可待再造明日优質普洱風華。 

四、懷思:
前代的存茶,後代的品茶;年代一久,變化無常,喝一口老茶,難也!提供者的「專業用心」與收蔵者的「耐心愛心」,中茶再度壓制,以期集茶氣於待韻,氣韻待發,一發有待明日。追憶昨日的脈絡,期待融合明日的氣韻。初試或許有厚實感,但適應後,口感不僅有著循序漸次的層次。日日品飲,期望將來喝剩的老茶!  

五.結論:
揭開普洱茶史,往昔中茶在中國普洱茶史有著傲人的風韻,展現普洱茶的鼎極,曾在那關鍵的年代揮灑一筆獨特的臨界。似生似熟,在那年代幾人知,遙思老茶亦是期盼隔代,渴盼一口老茶的回甘韻味,唯有等待;滋味是甜甘香,然路卻是漫漫長。而【中粮集團榮譽出品】企業化經營的呈現,如是改觀了處於當下,卻有如夢幻般喝到一口好茶,現今回想那段歷史,【中茶】啊!【中茶】!或許那時候的被忽略,才有陳期如今所展現那傲人的內斂,真是越陳越香,如詩夢幻般,令人讚嘆幻想!普洱茶的神奇造化---那年代的「普洱」,回味雖是陣陣,但已是歷史的痕跡。今日中茶再造此款高优質上等普洱,改觀當下,已是歲月年輪的追憶,用心配料,再加上收藏者的愛心滋潤,在普洱的園地裡可待再造風華,充滿無限的期盼。關鍵年代,關鍵普洱--【易武正山大葉茶】,或許是另一種期待----。 

六、中茶簡介:

(一)、中國茶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茶公

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第一家全國性茶葉專 業總公司。

中茶公司是世界500強之一中糧集團有限公司(COFCO)成員企業,是新中國成立後首家由中央批准成立的全國性專業總公司。中茶公司集茶葉種植、生產、加工、研發、銷售、文化推廣於一體,在福建、雲南、廣西、湖南、浙江等地建有多家大中型生產企業和原料基地,是中國茶葉行業中重要的企業之一,是奉獻快樂、改變生活方式的行業領導者。

(二)、中茶歷史沿革:

1949-2010年“中茶”產品出口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國內銷售網路分佈全國主要地區。

1986-2007年“中茶”產品多次成為贈送國際政要的“國禮茶”,英國伊莉莎白女王、摩洛哥王子、俄羅斯普京總統等都曾接受敬獻。 

1979年7月 鄧小平主席視察“中茶”公司綠茶貨源基地——安徽省黃山產茶區。

1958年11月 周恩來總理視察中茶公司“西湖龍井”綠茶貨源基地——杭州梅家塢大隊。

1958年9月毛澤東主席視察中茶公司下屬的安徽省舒城縣舒茶人民公社綠茶初制廠。

1951年12月中茶公司通過《人民日報》有獎徵集商標,新中國第一個茶葉商標“中茶”牌誕生。 

1949年11月時任中央財政經濟委員會主任陳雲、副主任薄一波和馬寅初共同簽署了中茶公司成立批文——新中國第一家由中央批准的全國性外貿專業總公司成立。時任中國農業部副部長,“當代茶聖”吳覺農 先生兼任中茶公司首任經理。

(三)、中茶品質堅持、引領行業技術發展:

1、年生產加工能力:

擁有國內茶葉企業最先進、最完備的生產加工技術和設備,雄厚技術與先進設備的完美結合,生產、加工、包裝層層把控茶葉品質 。

2、生產線:

具備世界先進水準,集拼配、除雜、稱量、包裝於一體的全自動清潔化加工生產線。

3、監控系統:

運用先進的PLC(可編程程式控制器)控制系統對茶葉生產線進行自動化全程管控,控製成品茶中夾雜物在0.05-0.1‰,優於行業標準1‰,達到國內先進水準。

4、包裝系統:

擁有國際領先水準的義大利IMA-C24型袋泡機、日本三角袋泡茶機以及各種自動化包裝機。

(四)、中茶企業榮譽:

1999年11月12日“五十年不變追求奉獻健康與自然:

1、奉獻健康與自然

2、中華老字型大小證書

3、2007行業百強

4、烏龍茶出口推薦企業

5、2008年行業百強

6、梅德韋傑夫

7、北京稻香村杯

8、雲南省捐贈證書

(五)中茶品牌內涵:

中茶—我的世界茶園

中茶——新中國最早的茶葉商標,曾經作為中國茶葉唯一代表飄香海內外,並作為中華國禮見證中華民族深遠的文化承載與和平仁愛的胸懷,如今這一充滿歷史沉澱的國家品牌,依然保持著勃勃生機與活力。

食分五穀,茶有六色,四季變換,應時而適。歷經六十年國內外市場洗禮,中茶在中國浙江、福建、安徽、雲南、臺灣等十大產區,以及印度、斯里蘭卡、日本、肯雅等全球四大產茶國,建立起了全產業鏈可追溯茶葉供應體系及品質保障體系,不斷提升生產工藝水準,以全球產區豐富多元化的茶品組合優勢,為消費者帶來極大豐富的味覺盛宴和精神享受。

中茶,取大自然之精華,用心做好每一片茶。紅茶香濃,花茶沁甜,白茶甘潤,綠茶清新,烏龍幽香,黑茶醇厚,普洱沉韻。紅花白綠烏黑普,無論你是誰,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茶。中茶,我的世界茶園。

中茶公司旗下已擁有一批暢銷海內外的知名品牌,除“中茶”牌外,還擁有“海堤”、“蝴蝶”、“猴王”、“吉幸”、“沙漠之舟”等茶葉品牌,其中“中茶”、“海堤”、“猴王”商標為“中國馳名商標”。

(六)、中茶牌註冊商標:

1951年12月15日,“中茶”商標經中央私營企業局核准專用權,是新中國最悠久的商標之一。2006年中國茶葉股份有限公司(注冊商標:中茶)經過國家商務部的審批,被認定為第一批“中華老字型大小”。

綠色“茶”字,表達“對自然與健康的嚮往和追求”;紅色“中”字象徵生機勃勃的中華大地及“金色中華,精品中茶”的產品定位和追求,蘊含了中茶“根植中華大地,奉獻自然與健康”的理念。“茶”字筆劃平直,“中”圓潤有流動感,“茶”居中而“中”在外,寓意“剛正平直,流轉自如”的人文傳統;“中”字互相連接成齒輪狀,意指傳統茶葉的現代化,並蘊意“中華茶文化,飲

譽世界、弘揚八方”。
半個多世紀以來,隨著一箱箱中國茶葉漂洋越海,“中茶”品牌獲得了海外經銷商和消費者的高度認同和信賴,成為中國茶葉的象徵。目前,中茶系列茶葉在國內市場擁有廣泛的市場號召力,

中茶牌普洱茶更是當之無愧的頭號品牌。

 

【歲月年輪、陳存近8年、轉化陳韻中微出茶油、皆屬年代層次轉韻正常現象】

 

 圖末3張翻攝自普洱壺藝雜誌第52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茗若居普洱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