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春譯.jpg

匠人

50年專注制茶,一生只做一件事。

 

匠心

只要心順,辛苦一點沒關係。

 

匠藝

人生很多事急不得,你得等它自己熟。

 

S__5349391.jpg

序言

一位66歲的中國雲南人,

歷經50年堅持理想。

成就聞名用心的制茶人。

她就是:「杜春嶧(瀾滄古茶公司董事長)

(全球普洱茶十大傑出人物)

 

S__5349400.jpg

匠人:

50年專注制茶,一生只做一件事。

 

他們,追求手藝進步,不因金錢和時間的制約扭曲自己的意志或做出妥協,只做自己能夠認可的工作。他們,極度注重細節,追求完美和極致,只為做出打動人心的一流產品。他們,是匠人。

古今中外,我們心中總是可以數算出眾多的匠人。遠至熟能生巧的賣油翁、手起刀落的庖丁,近到締造蘋果的賈伯斯,以及那些390年只做蛋糕、280年只做刀具、130年只做飲料、60年只做壽司的日本手藝人,他們的專注和堅持,從中閃耀的匠人光輝令人動容。

在那些一生只做一件事的人中,有一個人我們不能忽略。50年專注制茶,一生只做一件事。瀾滄古茶茶媽媽的身上,同樣閃耀著匠人的光輝。

 

S__5349401.jpg

匠心:

只要心順,辛苦一點沒關係。

每一年春季,是景邁山最忙碌的季節,也是茶媽媽最忙碌的時候。用心做好每一款茶,考究選料,不斷積累手工技藝,讓瀾滄古茶堅守景邁山,堅守古樹茶,堅守每一口的滋味。

春茶採摘期間,茶媽媽都會親自帶隊在茶山駐紮,每天審評的毛茶茶樣超過50個,並召集所有的合作社夥伴,總結提升,白天根據茶葉每天的特性制定收茶方案,晚上現場調整加工方案。50年來每年如此,從未鬆懈。

今年,春茶採摘剛開始,為了讓千秋龍團、001的原料製作更加精益求精,她不分白天黑夜駐紮在景邁山。從採摘、攤青、殺青到毛料審評,每一個環節她都嚴謹把控,追求完美,甚至把廠裡的工人調上山,嚴格按照標準採摘鮮葉,並自己親手炒制,只為找到心中合適的滋味。

茶媽媽的24小時,從清晨六點開始,到傍晚六點,一直不停忙碌,僅在午餐時間休息半小時。全天審評52個茶樣,用掉兩桶半16升裝的桶裝山泉水,連身邊二十多歲的小夥子都直喝得噁心嘔吐,她卻依然以無窮的精力,指導晚上的鮮葉加工至淩晨兩點,而清晨六點,新的一天又開始了。

這樣的日子很平凡,只是她50年事茶生涯的某一天。但每年茶季,她的24小時都運行著這個軌跡,從未改變和間斷。有人問她,一個66歲的老人,為何能以如此熱情和激情活躍在制茶第一線。她只說:只要心順,辛苦一點沒關係。” 

在她的審評室裡,放著一個盛水的大盆子。無論毛茶還是半成品,她都堅持仔細審評。因常年審茶,茶湯頻繁入口,各種強弱不一的茶氣聚合產生的效應已大大超出了她身體所能承受的範圍,所以她不能每一口茶湯都吞入腹中,大部分茶湯停留在口腔內品鑒過後需吐出來,每天一吐就三大盆。

 

S__5349390.jpg

匠藝:

人生很多事急不得,你得等它自己熟。

對於一些他人無法掌握的茶葉,她還會親手炒制。茶媽媽炒茶,是小鍋炒。因為她把這些大山的精靈視如寶貝,少量、手工,認真、精細,慢工出細活,是她做茶的標準。

音樂大匠李宗盛曾說:人生很多事急不得,你得等它自己熟。手藝人往往意味著固執、緩慢、少量、勞作。

這是一種認真精神、敬業精神,對工作執著、對所做的事情和生產的產品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精雕細琢的精神。

而從這位制茶手藝人身上,我們讀到了一位匠人的專注、執著,對完美的追求。她代表著一個時代的氣質,堅定、踏實、精益求精。這就是茶人精神。這就是工匠精神。

一輩子總是還得讓一些善意執念推著往前,我們因此能願意去聽從內心的安排,專注做點東西。

”50年只做一件事,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用匠人精神把茶做到極致,這就是我們的茶媽媽!

 

S__5349399.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茗若居普洱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