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0年醉東坡純料古樹生茶(400公克)】
                    ---源自勐庫東半山古樹群,手工石磨壓制】

茶名:2010年醉東坡---源自勐庫東半山古樹群(限量2500餅)
                 
茶廠:茗若居普洱茶監製

年份:2010
年5月

規格:1餅400公克

1件:400公克*7片*4筒=28餅

說明: 


壹、簡介

茶品原料
雲南東半山古樹群大葉種早春曬青毛茶

茶品介紹

2010年醉東坡古樹茶,茶葉選料自有「雲南大葉種母樹茶」之稱的「雙江勐庫東半山」百年以上原生大樹純料春茶,以傳統手工工藝製作,充分表現勐庫大葉種的豪放、厚實和飽滿的特點。整餅條索分明、緊結顯毫,葉葉鋪陳,湯色金黃透徹,初始果蜜香氣濃郁,泡飲入口,茶氣十足,苦澀化之快,生津回甘佳。開湯沖泡,茶湯持久,尾水帶甘甜。

 

貳、勐庫茶山介紹

勐庫:普洱茶物種基因庫

  勐庫種的大葉種茶,產於臨滄市双江縣一個叫勐庫的地方,茶種因地名而獲名,地名卻以茶名而享譽四海。有史料稱,勐庫種大約是兩百多年前,由西雙版納六大茶山移苗引種繁殖的。由於引種時經過挑選,引種地區比較集中,因此品種純度高,以致目前勐庫種還保持著較高的品種純度,其純度達到80%左右。茶樹為有性品種,能保持如此之高的品種純度,在我國茶樹品種資源中,實屬罕見。

    六大茶山的大葉種茶引入勐庫以後,經過當地氣候、地理、土壤等因素的歷練,逐漸培育產生了大葉種這個群體中最為優秀的品種。双江縣的勐庫鎮,也因那次移苗引種,歷史地成為了普洱茶最重要的物種基因庫。

    1984年,全國茶樹品種委員會經過認真的審定後,向全國推廣52個,「全國地方茶樹良種」,名列前茅的是雲南大葉種系列,而臨滄的勐庫大葉種茶,又是雲南大葉茶的佼佼者。

    在20世紀40年代初勐庫的大葉種茶就已經享譽茶界了,而且勐庫大葉茶種的流出,對改良和豐富我國各省市的茶葉,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今天看來,勐庫成為普洱茶的物種基因庫絕不是偶然,它地處双江縣的北端,僅靠北回歸線北側,最高海拔3233米,那裡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有著優質茶葉生長所需的一切自然條件,尤其是人們在勐庫自古以來,就是茶葉生長繁衍的天堂。

    2002年底,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雲南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的專家和學者組成的考察組對双江野生茶進行了聯合考察,他們在双江勐庫發現了大面積的野生古茶樹群落,野生古茶樹群落地處双江縣西北大雪山中上部,分布的面積大約有12000多畝,並且由於古茶樹群落地處偏遠,至今也還沒有受到人為的破壞。專家稱,這群落是目前國內外發現的海拔最高、密度最大的大理茶種群落。

    據參與考察的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專家虞富蓮介紹,双江種茶歷史悠久,明朝中後期,勐庫茶就以條索肥碩、茶葉披毫、滋味濃爽回甘而盛名天下。據專家閔天祿調查,勐庫野生大茶樹所處環境條件和植背主要特點是,植背類型屬於南亞熱帶山地季雨林。其主要標志為:1板狀根較發達(樟科、殼科種為代表);2木質藤冠群落十分顯著(如南五味廣屬);3附生植物豐富(蘭科、杜鵑花科和蕨類等)。在調查地域,野生茶樹所處地是原生的自然植背,保存非常完好,生物多樣性極為豐富,且自然更新力強,在雲南省有如此完好的原始植背非常少見。

    專家認為,勐庫發現的野生大茶樹,屬野生型茶樹,在進化上處於較原始的階段,物種單一,是大理茶種,那株連體的蒙自山茶不是茶組,說明該地區未發生過生物侵襲,植物組群處在最原始、最封閉的狀態,植物遺傳性有最穩定。所以,勐庫野生大茶樹應該是最具代表性的大理茶種,對深入研究大理茶的特性具有重要價值。同時,這片野生大茶樹也是構成雲南野生茶樹網絡的重要部分。

 

摘錄自【普洱茶再發現  阮殿蓉(雲南六大茶山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2007年3月 】

 

 

參、宋朝大文豪蘇東坡的品茗

一、蘇軾的啜茶帖

「道源無事,只今可能枉顧啜茶否?有少事須至面白。孟堅必己好安也。軾上,恕草草。」

 啜茶帖 宋 蘇軾

    蘇軾書於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現收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此帖又為「致杜氏五札之三」,寫與杜道源。「蓋飲非其人,茶有語;閉門獨輟,心有愧。」這是東坡的品茶之道。此帖中邀道源「枉顧啜茶」,除了共啜有趣外,尚「有少事須至面白」。因之,此信只請道源,未請孟堅,稱「孟堅必已好安也」---且讓他各自休息吧。內容是通音問,談啜茶,說起居,落筆如漫不經心,而整體布白自然錯落,豐秀雅逸。

 

二、蔣勳談蘇東坡

  【東坡】這個名字是蘇氏下放黃州之後才有的。一個監牢裡放出來的犯官,出到黃州,寄居寺院。後來朋友馬正卿託人關說把城東一片廢營壘的荒蕪坡地撥給蘇軾,可以蓋房子居住,可以種植一點瓜果菜蔬,飼養一些雞鴨,以此維生,因此有了「東坡」這個名字。

    有時後覺得,牢獄出來死去了一個蘇軾,活過來一個蘇東坡。與趣的那一個蘇軾是自負的、精明的、計較的、鑽牛角尖的,熱心在政治上有表現的;而活過來的東坡是可以寬闊的、自在的,走在歷史之外,走在山水之中走在大江岸邊,看大江東去,知道生命裡還有比政治更重要的事,知道歷史也只是已經翻過去的一頁。個人的生命,遲早都會是被翻過去的一頁,因此可以少很多計較。

 

摘錄自【東坡臨江仙 <行草系列>  蔣勳  聯合報副刊  2010年5月14日 】

 

三、東坡與茶

    蘇軾(公元1037-1101年) 北宋眉州 (今四川) 人,字子瞻,號 東坡 居士,是歷史上著名的文學家、政治家、書畫家及茶人,也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東坡嗜茶成癡,同時也精通品茶、烹茶,對茶具、烹茶之水和烹茶之火也有深入的研究及見解,可以從他的詠茶詩、詞文中得知。

    東坡是北宋四大書家之首,他的書風是從晉唐傳統之中探索,開新創意,不再拘泥於前人的筆法,東坡書法創造的旨趣,是重在抒寫心緒、生活意趣,信筆抒發自己內心的情感,合於天然奇逸之趣的意境。

   東坡以人、事、物為題材的尺牘書法作品中也脫離不了茶事,其中與茶相關的有三帖:〈啜茶帖〉、〈新歲末獲展慶帖〉、〈一夜帖〉。東坡是性情中人,「蓋飲非其人,茶有語;閉門獨啜,心有愧。」這是東坡的飲茶之道。

 

 

肆、茶友引薦

1.老涂(2010.05)

明誠路上茗若居

君若有閑來吃茶

老青普洱沱磚餅

更有醉人東坡芽

 

2.茶人不ㄨ(2010.04.25)

杜牧‧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
是二十四節氣之一
是祭祖又慎終追遠
是食春捲又好春遊
是一個關卡須小心

清明前--
聽說茗若居主人
去一趟雲南大山
為何因緣 千山萬水 奔走林間
東半山炁 吸引往來 東坡醉出
又感因緣 雪山再醉 江湖重現
欲知何因 訪居茗若 敘說重頭
不ㄨ茶人 感恩用心 辛勤尋覓
大山樹茶 …..

 

3.普洱入伍生(2010.05.31)

茗若居主勤奔波
滇境尋茶度望朔
蘇軾倘飲雪山醉
醇香郁也醉東坡


伍、茶餅包裝設計

1.設計師

  (1).首席設計師:

     王漢旗(台灣)

     黑櫻桃設計工作室

 

  (2).編修

     石要國(大陸雲南)

 

2.設計理念

(1).啜茶帖---蘇軾的品茶之道

「蓋飲非其人,茶有語;閉門獨輟,心有愧。」這是蘇東坡的品茶之道。普洱茶的境界除了越陳越香,最重要的是藉由歲月的痕跡,與人分享老茶無與倫比的喜悅。獨自品茶不如與好友分享,這是茗若居一直以來堅持的理念,茶友真情居若茗。

 

(2).日月天地靈氣---太極陰陽

    太極圖以一條曲線將圓形分為兩半,形成一半白一半黑,白者像陽,黑者像陰,白中又有一個黑點,黑中又有一個白點,表示陽中有陰,陰中有陽。分開的兩半,酷似兩條魚,所以俗稱陰陽魚。陰陽的概念,源自古代中國人民的自然觀。古人觀察到自然界中各種對立又相聯的大自然現象,如天地、日月、晝夜、寒暑、男女、上下等,以哲學的思想方式,歸納出「陰陽」的概念。

    百年普洱茶樹,吸收日月精華,天地靈氣聚集於一身,枝葉間充滿靈性,在深邃的茶山上靜靜地聚氣、靜靜地成長。春雨降臨,芽葉舒展,每一餅普洱茶都蘊含無比的靈氣與精華,箇中滋味,惟有品飲者自知。

(3)美麗特色窗花---打開中國喫茶文化

    中國俗語中的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亦都表明茶在中國文化中的重要性。在古中國和平盛世的時候,茶也開始成為了文人雅士們的其中一個消遣,和「琴棋書畫詩酒」並列。從茶葉的栽培,採茶,制茶,到品茶都有很多文化內涵的內容。從廣義上講,是以茶作為載體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從狹義上講,則是茶藝或是茶道,是茶的一種藝術文化。在悠長喝茶的歷史中,中國發展出獨特的喝茶文化,唐代茶聖陸羽所寫的《茶經》即為體現。

    沉浸在深邃長遠的普洱茶道文化中,普洱茶的造詣無遠弗界,惟有用心體會與呵護,好茶值得推廣,以專業、專心尋覓好普洱茶,分享大眾。

 

 

 

限量2500餅
附茶品精緻收藏冊、精美書籤、精美原裝手提袋己製作完成,
委託西雙版納州普洱茶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測,並附上茶葉檢驗證書1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茗若居普洱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