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名:2012年天益茶業有限公司【易武山】【高峰春尖】(峰造極)生餅茶----易武高山、精選茶菁、存陳待韻、期待轉化、滿懷悠悠------2012年正春茶、精選雲南勐海高海拔1800米 以上易武高山,正春大葉種原生態大樹喬木曬青毛茶為原料
出品:中國雲南西雙版納勐海縣天益茶業有限公司
年份: 2012年3月28日
規格:淨含量:1餅357克 、1筒7餅、1件4筒28餅
說明:
一、前言:
坐擁一名山、品一壺茗品、夫復何求,愛茶人當如是尋覓再尋覓茶山與茶境,存藏待轉,或許是人生一大樂事也。求一餅好茶,以期未來的老茶氣涵潤,或許是另一人生快樂歷程。
二、易武古茶山:
易武茶區位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州勐臘縣。原屬古代曼撒茶區。目前易武茶區栽培野生茶年產約六十噸,屬曼撒茶區,香氣口感,湯香水柔、刺激性較少的茶品,湯質柔順。易武古茶山位於六大茶山的東部,緊靠邊境,面積約750平方公里,是古【六大茶山】中面積、產量最大的茶山。全鎮擁有古茶園面積1.4萬餘畝,主要集中在高山寨、落水洞、麻黑、曼秀、三合社等村寨。
“易武”為傣語,意思是美女蛇居住的地方。東鄰老撾,海拔差異大,氣候立體型,山高霧重,土地肥沃,溫熱多雨,熱量豐富,雨量充沛,適於茶樹生長的溫度一年200天以上;土壤主要為磚紅壤、赤紅壤、黃土、紫土。是種植茶葉的理想之地。在易武古茶樹分佈區域,植被生態系統保持較好,生長著諸如椿樹、香樟樹、榕樹、漆樹、董棕等高大喬木,氣生植物多,樹木、滕本植物園繁茂,構成了良好的生態環境。 與其他古茶山相比,易武有兩項難得的光榮:貢茶之鄉與老茶號之光。早在乾隆六十年(1795年),易武所產之茶被清廷指定為貢茶。清末明初,易武倚邦的茶“價等兼金”——也就是說,茶的價格等於自身重量的兩倍黃金!
易武古茶山,系古六大茶山中茶園面積最大、產量最大的茶山。易武古茶山、古鎮,曾是“鎮越縣”府所在地,植茶制茶易茶歷史悠久,尤其在清朝後期成為了六大茶山中最熱鬧繁華的茶馬古鎮和茶葉加工、集散中心。據史料記載,清嘉慶、道光年間,易武山每年產幹茶70 000餘擔。所產普洱茶就源源不斷地由騾馬隊運出,經普洱、到下關、過麗江、進四川,到達康藏地區,部分運銷印度、尼泊爾等國。
易武古茶山東中部高、南北西三面低,海拔656—2 023米之間。最高的村寨三合社海拔1 433米.最低的納麼田海拔為’ 730米。海拔差異大,形成了“十裏不同天的”立體型氣候,具有溫濕、溫暖型兩種氣候特點,不同的社區氣候條件造成了不同的生態環境。
易武山高霧重,土地 肥沃,溫熱多雨,熱量豐富.雨量充沛。茶區土壤,在熱帶亞熱帶季雨林成土條件下,由紫色岩和沙岩母岩上風化發育而成,主要為磚紅壤、赤紅壤、黃壤。各地土質呈微酸性反應,pH值在4.5~6.5之間。土壤養分積累快,分解利用快,土壤有機質含量4.5%以上,腐殖質厚5釐米以上。土層深厚,土壤透氣性好,有機質含量高。古茶樹分佈區域植被生態系統保持較好,生長著諸如椿樹、香樟樹、榕樹、漆樹、董棕等高大喬木.氣生植物多,樹木、藤本植物園繁茂,森林覆蓋率高和高等植物集中,構成了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種植茶葉的理想之地。
海拔差異大,使易武鄉的氣候呈現明顯的立體特徵,從而造就了不同的生態環境,使之具有溫暖型和較溫暖型兩種氣候特點。易武常年日照充足,雨水充沛,平均年日照時數為 1600 一 2200 ,年降雨童為 900 一 1 600 毫米,年平均氣溫常保持在 17. 7' C ,年活動積溫 600 。' C 以上,非常適合茶樹的種植。另在濕熱作用下,能提供給茶樹生長充分的養分,使易武茶區的茶樹根深葉茂。另外,易武茶區植被生態系統保持較好,茶區內生長著諸如椿樹、香樟樹,榕樹等高大喬木,它們與古老的茶一起,構成了易武茶山良好的生態環境。
革登茶山在古六大茶山中面積最小,但因有被稱為“武侯遺種”的茶王樹而著名。據《思茅廳志》和《普洱志》載:“其治革登有茶王樹,較眾茶樹獨高大,土人當采時,先具酒禮祭於此”。
六大茶山大茶樹非常多,但都未能入冊,唯有這棵大茶樹入了冊,且被戴上王冠,它的“獨高大”便可想而知。茶王樹就在“孔明”的身邊,茶山人認為這棵茶王樹是孔明所種,所以每年春茶開摘前,幾個茶山的茶農都要來拜茶王樹,祭孔明。他們在茶王樹梁子的大草坪上面對孔明山叩首、敬酒,對歌。跳舞,祈禱茶山興旺、日子太平。據說在茶王樹梁子上唱什麼,孔明就會回就什麼。
據說革登茶王樹一年可摘鮮葉5擔,其樹之大可想而知。遺憾的是民國初年樹已枯死,遺址處除了一個長滿荒草的大坑,枝葉根柯都無跡可尋。
革登茶山的古茶園損毀較多,現保存下來的茶園主要集中在新發、直蚌、茶房一帶。
革登茶山至今保存有古茶園3232畝(其中安樂1 616畝,革登560畝,莽枝1 056畝),在海拔1360米處,保存有一株較大的古茶樹,喬木型,樹姿直立,樹高6.3米,樹冠直徑5.6米,基部圍1米,屬於普洱茶種,樹齡300年左右。革登小葉茶古茶,學名(Camelliaslnensls),小喬木型,樹姿半開張,樹高5.4米,樹幅4.5x 4.8米,葉形橢圓形,葉面平,葉身平、葉質稍硬,葉色墨綠.葉緣平,葉尖鈍尖,葉齒淺密銳,葉直立狀著生,葉基楔形,葉脈7-8對,芽葉色澤翠綠,芽葉茸毛多。
革登茶山茶樹由老百姓多年採摘及照顧,高度多為1至2米。
三、特色:
茶品來源於西雙版納勐海昜武山茶區,產品來源于西雙版納勐腊縣昜武古鎮,經傳統工藝加工後蒸壓而成形,產品外形條索肥壯,顯毫露白,色澤墨綠油亮,內質茶氣十足茶湯黃亮,口感飽滿,苦澀味低,香揚水柔,棘激性低,葉底鮮活滑順,均勻整齊,茶質优良入口即化,回甘生津,耐沖泡,是一款宜飲宜藏的优質普洱茶。
四、天益茶業公司許董事長序言:
筆者數度與天益茶業公司的許董事長互動及論茶談人生,許董是位謙和有禮,文質彬彬的雅士,其不僅是位高學歷茶人(中國廣東省國立中山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在待人處事上更是周到,令人每每到訪均有賓至如歸感覺。許老闆出生於國父孫中山的故鄉翠亨村,從小沐浴感染於那份溫文儒雅的環境,造就其雅士般的風範氣質,因緣際會以高學歷從商,進而進入普洱茶行銷及製茶領域。
與許老闆互動時,可以充分感受到其待人真心、做茶用心、品茶耐心,對茶品的知識更是豐富,不論是人生哲理上的涵潤,或是茶藝上之卓見及眼光均令人折服。與其品茗坐賞,交流茶經茶道,亦或是人生的經驗時,彷彿陶醉在山嵐飄渺雲霧中,如沐春風,令筆者每每期待再次見面,共同譜下未來的美好願景!
許老闆從商重在誠信良知,製茶重在品質風雅,正是其文人雅士君子般的氣度,其管理方面的學識更是現在中小企業需要的重要人才。早年在土林鳳凰茶業公司的營銷及訂製茶經驗,造就了現在天益茶業公司製茶的重要利基,或許規模不若其他普洱大廠牌,但相信在許老闆正確宏觀的經營理念,和高品質的製茶及選料經驗的帶領下,會逐漸茁壯成長,在普洱茶界占有一席之地!
五、公司簡介:
雲南西雙版納天益公司茶業有限公司的前身是1911年在雲南益五古鎮成立的「天益茶莊」,創始人是廣東香山縣(今中山市)的茶商吳品高。「天益號」普洱茶成為了當時的行業新星,「天益共和圓茶」在1912年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時,曾做為劃時代的紀念禮茶餽贈中外嘉賓。抗日戰爭爆發後,天益茶莊遷移到佛南(今勐海)的布朗山茶區,繼續從事普洱生產製造。1941年天益第二代掌舵人吳峰極在布朗山成立了雲南猛海天益茶廠。1949年天益茶廠的後人移居香港,並成立了天益茶業香港有限公司,繼續從事茶葉貿易。1983年天益公司第三掌舵人吳仙配在猛海成立天益茶葉合作社,同年向國家商標局申請註冊”天益”商標,註冊號: 1047902。
中國改革開放後,天益茶業公司在雲南投資建立了普洱茶初製所並委託茶廠加工精製,產品以僑銷為主;其後在國家商標局註冊了「天益」商標。
雲南西雙版納天益茶業有限公司傳承了「天益」牌普洱茶的百年製茶工藝和精湛的祖傳技術,在西雙版納勐海的名山茶寨自建普洱茶初製所,簽約自有古樹茶園的農戶供應鮮葉,加工毛茶,範圍包括大樹茶和古樹茶園逾2000畝。公司在勐海公業園區從事產品研製和生產加工,在廣州芳村擁有150平方米的客戶品件中心和500多平方米的物流配送中心,產品涵蓋全國主要城市並遠銷海外地區。公司自2012年陸續開發了「品自高」五星級老樹茶、「質造級」鑽石級大樹茶和「譽滿貫」皇冠級古樹茶三大系列產品,各產品獨具鮮明特色和品位。「天益」品牌力精百年傳承發展,確立了「登峰造級、止於至善」的永續經理念和行業標竿。
六、發展歷程:
天益牌百年茶史
1911年 廣東香山縣天益村茶商吳品高在雲南易武古鎮創立“天益茶莊”,以“天益”為商號從事普洱茶加工和貿易,產品通過茶馬古道遠銷中外。
1912年 雲南軍政府蔡鍔都督委託吳品高莊主監製生產“天益共和圓茶”,此茶作為孫中山先生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典禮的國賓禮茶,饋贈中外嘉賓。
1941年 “天益茶莊”從易武古鎮遷移至布朗山茶區,繼續生產和經營,後來更名為“勐海天益茶廠”,產品暢銷海內外。
1949年 天益茶廠繼任者吳峰極及其後人移居香港,成立了“天益茶業香港有限公司”,繼續從事茶葉貿易。勐海天益茶廠此後併入國營茶廠。
1980年 “天益茶業香港有限公司”繼任者吳天配在勐海和易武成立天益茶葉合作社, 從事普洱茶初制和精製,產品主供出口。
1983年 “天益”牌商標註冊成功,註冊號為:1047902。
1993年 “天益”牌商標續展成功。
1997年 “天益茶業香港有限公司”投資參股國內的茶廠,授權生產普洱茶、菊普茶和桔普茶等系列產品,出口和內銷結合。
2004年 雲南南澗天益特種茶廠成立,茶廠傳承了“天益牌”普洱茶生產工藝和技術,專業生產普洱茶,產品以出口港臺和東南亞等為主。
2007年 “天益”牌商標圖案修改並續展,新的註冊號為:7004360。
2012年 “雲南西雙版納天益茶業有限公司”成立,天益品牌推廣和研發產銷相結合,推出“品自高” 、“峰造極” 、“天仙配”和“芳茶冠”四大系列產品,滲透和佔據中高端普洱茶市場。。
照片末5張為本人於2014年11月應邀參觀廣州秋季茶博會,於天益茶業公司展區所攝
【茗若居週末品茗會】
開湯沖泡,第一泡洗(醒茶),蜜香氣濃,有著易武山著名的滑順甜水!
陳存近3年,口感香、甜、膠質合一在口中,稍有微苦轉回甘,有微澀未來將續轉膠質,口感具有多層次的變化,此茶的優點盡顯無疑。
天益許老闆過去在土林鳳凰茶廠的經驗,使其在秉持土林鳳凰優良傳統下,另開創其特有的風格,其拼配工序、觀其外觀條索、茶菁,皆是用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