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P2662

普洱茶常見的有餅茶、沱茶、磚茶、緊茶、散茶等幾種形狀,而多數用大的玻璃罐子、紫砂甕或陶瓷罐裝著的散裝普洱茶,一般都是普洱熟茶。而生茶多為餅狀、沱狀、磚狀的,較少有見散茶的。

什麼普洱茶較少有見散茶存放的呢?

早在幾千年之前,我國西南地區的商貿之路茶馬古道就已經開始擔負著西南地區的貿易重任。而在茶馬古道上的商隊,中國往外輸出的很大一部分都是雲南的普洱茶,古代的物流並不發達,運輸基本上全靠的是馬或者騾子來駝著走。

如果全部裝的是散茶的話體積過大,這樣會大大的減小一次能運輸的茶葉數量。如果把同等體積的茶葉蒸壓成餅或者磚的話,這樣可以增加一次馬隊能夠運輸的茶葉數量。

2010年老班章散茶 (2).jpg

古代因為外貿交易,政府為了減少不必要的麻煩,所以做了一些強制的標準,用來標準化茶葉交易,這樣可以方便政府收稅和更方便的交易。如一提餅茶是7X每一餅茶是357克約等於2.5公斤。一箱茶葉為12x2.5公斤一提約等於30公斤。這樣一來即方便買賣,又方便收稅,同時也方便茶葉廠家的管理。


普洱茶屬於後發酵的茶葉,特別是生茶,在茶葉製作完成之後,需要有一段時間的長時間的陳放期,因為他需要一個很長的時間自然轉化,所以不能和空氣接觸的過於充分,不然茶葉中的很多微生物都會過快的被氧化掉。不利於酶在其中慢慢轉化。壓成餅狀可以有效的阻隔裡面茶葉與空氣的接觸,而增加茶葉之間物質的轉化和合成。這樣就可以讓茶葉有一個緩慢的轉化時間,後期讓茶葉的口感變得更好。

 

11年雪山醉茶湯 (2).JPG

普洱茶需要長時間陳放,但是茶葉本身就是一種特別的吸附力強的東西,所以如果過分的和空氣接觸,很容易就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子,如果水份過多就會出現受潮發黴的現象。一餅再好的茶葉只要受潮發黴了,基本就沒有一點價值可言了。餅狀的茶葉可以保證茶葉和空氣接觸的面積儘量少,這樣就可能防止茶葉大面積的受潮後發黴現象。

陳放時間長的普洱茶會在自然轉化過程中產生特有的香味,如果把茶葉陳放在空氣中時間過長,茶葉的香味很快的就會散發掉。這樣會十年二十年的普洱生茶沒有一點點的香氣。這就讓普洱少少了一分色彩了。

11年茗香品茗 (1).JPG

普洱茶的後發酵是一個非常緩慢的氧化的過程,這個反常反應中主要是外部酶在期中起作用,從而推進茶葉內部的物質發生變化。如果茶葉以散茶的形式存放,那麼整個氧化過程就會變成酶自身的氧化過程,這樣會讓茶葉內的有益菌很快的消失,茶葉的轉化結果一般也很難有非常好的成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茗若居普洱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