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武老街 (5)  

易武老街 (2)  

說到普洱茶的歷史,就不得不提到易武這個普洱茶聖地。從清朝中葉至民國初年,這段時間堪稱普洱茶交易史上最為繁盛的時代,易武在這一時期逐漸發展為重要的普洱茶交易集散中心之一。而從清朝光緒末年到民國26年這段時間,易武茶業達到最為繁榮的鼎盛時期。



百年來,普洱江湖風雲變幻。可以說,易武的興衰榮辱一直緊緊與古六大茶山血脈相連著。那些散落在易武鎮各處、興盛一時的老字型大小茶莊,幾乎占盡了整個普洱茶的榮光,成為了這段普洱茶風雲歷史的締造者和見證者。

 

 

【因茶而興的易武古鎮】

從普洱府成立到清朝的終結,古六大茶山一直都是清代宮廷指定的貢茶和官茶收埰地,其中的易武,就因其貢茶古鎮的聲名享譽中國國境內外。

《普洱府志》記載:清乾隆九年(1744),普洱茶被宮廷正式列入《貢茶案冊》,普洱府每年撥出專款例銀,由思茅廳在古六大茶山採辦貢茶。

 

這樣的「皇帝欽點」行為,直接帶動了整個西雙版納地區的茶業發展。也就是宮廷的愛好帶動了民間的喝茶熱情,做茶的人也變得更加用心

在古六大茶山中,易武是崛起最晚的一脈。當年易武的繁榮,與不遠千里來開荒種茶的石屏人密不可分。


清乾隆年間,清政府實行移民殖邊,石屏等地數以萬計的漢人帶著種茶技術進入易武。飛速發展的易武憑藉優異的茶品質量、便利的交通成為了極為重要的茶葉交易中心。

 

易武老街 (10)  

一躍成為皇族貢品的易武普洱茶,價值可謂是一路飆升。相傳在當時的北京城,一壺上好的「易武茶」價值數萬錢,而這直接促成了整個易武古鎮的興盛。

這裡商賈雲集,馬幫塞途,說是山山有茶園,處處有人家毫不誇張。小鎮街道上,在林立的商鋪和茶莊當中,大大小小的民間私營茶莊、商號不下數百家,年產量能達到萬擔以上。

 

當年站在那時的易武街頭,隨便走進一家商鋪都有50%的概率遇上茶莊或商號。除了內銷,很多茶莊還在香港、泰國、馬來西亞、越南等地開設商號,易武正山當時名振海內外,好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而在這段時間裡,也誕生了最為著名的四大家族——同興號、同慶號、宋聘號、福元昌號的身影和珍貴的傳世茶品。

 

這四大茶莊,規模相對較大,是這一時期最為著名的普洱老字號型大小,也是百多年來技藝得到了相對完整傳承的茶莊,奠定了當時的普洱茶的基石。它們的興盛沉浮,成為了易武普洱茶歷史的最好縮影。



【遙思尋覓的今日】

200多年後的今天,易武普洱隨著滾滾的歷史年輪,走過了人事的變遷。市場上僅流通極少數的老字號型大小圓茶,那些老字號型大小僅有少部分由後人重新喚醒尋覓。


當時的榮光早已在幾場大火中化為瓦礫和飛灰。我們僅能通過現有的資料,跟隨那些老字號型大小的傳奇故事,來遙思尋覓那個一片片好茶篆刻出的輝煌盛世,以及那個生動的普洱茶海世界。

 

 

易武老街 (3)  

一、同興號:人名即品牌名,開創易武老字型大小時代

創辦時期:大部分學者認為是1897

關鍵人物:清末莊主為向質卿,民初為向繩武

 

同興號前身稱「中信行」或「同順祥號」,其創辦人已無從考證,但這絲毫不影響其在茶界江湖上不可撼動的地位。

向質卿,不僅是一個人名,還是一個由人物真名標識的品牌;「向繩武」同樣聲名顯赫,是有名的易武山三武(另外二武包括同泰昌莊主朱小武和同昌號大公子黃備武)之一。當日風光的景象,我們不難想像出。

 

早期,同興號以專門精製高級普洱茶而聞名,產品以銷往沿海地區為主。同興號的攤子鋪得很大,不僅在石屏設立同源利茶葉公司,還在香港設立了天福泰公司,為其銷售普洱茶。

 

一般來說,理論上區分會把同興號生產的產品大致分為兩種:1921~1934年間製造的同興早期圓茶1934~1949年製造的同興後期圓茶

 

同興號的茶品質量極優,堪稱一絕,現在幾近絕跡,價格更是已到令人咋舌的地步。在2010年秋季嘉德拍賣會上,同興號向純武內飛圓茶(一筒)就拍出了134.4萬港幣的高價。而這些倖存的民國版老茶和商標,基本上都歸入了普洱茶藏家之手,一般人並不能得見。

隨著抗日戰爭爆發,茶馬古道受阻,很多茶號被迫關門停業,其中就有同興號。直到20世紀90年代末,國情趨於穩定,茶商們才再次涉足茶山。伴隨著大隊伍,同興號這塊招牌由年近80歲的制茶人鄭燦榮接手。

 

目前現況:老同興號向家現無人從事制茶,茶莊舊址已被多次轉賣。由鄭氏家族註冊並經營的同興號茶廠伴隨著一代代人的努力,老字型大小的品質終得傳承,如此對茶人來說也算是慰藉了。



 易武老街 (11)  

易武老街 (9)  

二、同慶號:嚴控生產標準的手工制茶百年老號

創辦時期:年份不詳,1900年以前一直由劉順成和其親戚合作經營

關鍵人物:清末民初由劉順成與其子劉葵光發揚光大

 

同慶號,在普洱江湖上堪稱手工制茶的百年老號。它是最早推行普洱茶六選六棄之精細作法的茶莊。

 

有研究者指出,這選春茶,選嫩尖,選產地,選淨度,選滋味,選香氣;棄粗老,棄味劣,棄不潔,棄雜物,棄異味,棄質變的精細作法,應該是歷史上最早提出的普洱茶生產工藝標準,可見其在普洱江湖上的技術性地位。

按照此技藝製作的同慶號茶,因品質精良而銷量大增。除了內銷外,其中一部分從易武運往寮國、越南萊州轉至河內;一部分運往蒙自上火車抵海防轉至香港,再分達東南亞各地。在光緒26年以後,同慶號已躋身雲南茶葉界前茅。

 

遺留下的珍貴產品同慶號龍馬商標圓茶(一筒),曾在2010年秋季嘉德拍賣會上同樣拍出了134.4萬港幣的高價。整筒茶採用同一種竹殼,整齊勻稱,精緻美觀,用於捆綁的竹篾至今都耐久不斷,足見同慶號對產品品質的嚴控。

因為產品的優質,帶有龍馬圖案商標的同慶號普洱茶成為高品質代名詞,熱銷海內外。而名聲也帶來了越來越多的假冒產品。因此,同慶號特意向當時的北洋政府申請了雙獅旗圖商標。無論是龍馬圖案還是雙獅旗圖的同慶號普洱茶,都成為中國茶葉史上亮麗的一頁。

 

目前現況:百年過去了,西雙版納同慶號茶業有限公司將這個老字號型大小傳承了下來。從2008年開始,同慶號開始了持續的運營。



 易武老街 (7) 易武老街 (8)  

三、宋騁號:最具時代背景的合股茶莊

創辦時期:清朝光緒初年(1886年)

關鍵人物:創始人宋聘三,股東袁謙六



宋聘號,其實是一個四家合股的茶莊,於1886年設立于易武。宋聘三是清末的秀才,同時也是孫中山先生的追隨者,一直宣導民主。

 

另一個叫袁謙六的股東,是大名鼎鼎的第一位經濟狀元袁德洋的後人,也因為這層關係,宋聘號在普洱茶界上有著尤為特殊的時代地位。

 

得天獨厚的茶山環境,讓宋聘號同樣以生產大量優質普洱茶而聞名,被稱作極品,是為宋聘號正宗優質普洱茶的尊稱。直到現在,宋聘極品在普洱茶界也都是一個專有名詞,足見其深遠的影響力。

說宋聘號特殊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它是易武茶史上的姻親茶號。民國初年,宋聘號與乾利貞商行兩家聯姻合併,因此我們更常聽到乾利貞宋聘號這一說法。

 

有了乾利貞商行的資金注入,宋聘號立刻擴大經營規模,生產量在業內一直遙遙領先,還在香港設立了分公司,專門負責對海外銷售,商標為福華號宋聘嘜號,成為當時易武鎮極富名氣的茶莊。

 

可惜的是,在1970年易武的那場大火中,乾利貞宋聘號隨著數家老字型大小茶莊化為了一抹飛灰,令人遺憾。時下的宋聘極品已經可遇不可求了,在嘉德2009年秋季拍賣會上,紅票宋聘圓茶(一片)拍出了50.4萬港幣的高價。

由於稀有珍貴,民間仿品自是無數。最典型的就是1970年以後,在泰國以清邁茶菁製作包有白報紙的乾利貞號,馬來西亞人普遍稱其為火燒雲。不過仿品或贗品的內飛或內票大多模糊拙劣,與真品一比,自然就現了原形。

 

目前現況:現在設于易武的乾利貞宋聘號遺址已經被改建為易武中小學,乾利貞宋聘號這塊金字招牌也早在多年前被外地商人搶先註冊,讓真正傳承至今的茶莊面臨無法掛牌的命運。



 

易武老街 (1) 易武老街 (6)   

四、福元昌號:承天之幸,曆風雨而益堅

創辦時期:清朝光緒初年(1879年)

關鍵人物:創始人余福生

 

福元昌號的前身是元昌號,是當時最大的普洱茶號之一。後由余福生繼承老號,並正式更名為福元昌號。憑藉對茶葉品質的用心和勤懇經營,福元昌號聲名鵲起。僅1929年當年,福元昌號年產圓茶就達500擔。

 

後人談到當時的盛況是這樣形容的:「在易武大街上建起的福元昌號茶莊,整體規模為余家住宅加上前面曬茶和初制所的房屋有兩千平方米,而在春茶季節要曬青的茶葉,會將整個本來寬敞的院落占得滿滿。」

福元昌對制茶品質的絕對追求,造就了福元昌號在普洱茶歷史風雲中品質為王的江湖地位,福元昌圓茶也被後人尊稱為普洱茶王。福元昌號所出的茶品,絕不容許有任何馬虎。除必須用易武正山的大葉種喬木原料,三級以上最優質的茶菁製作外,還盡可能地以當地古茶園的頭春茶為原料。因此茶葉厚大、條索寬扁,油光雖淡薄卻茶氣強勁,充分彰顯易武正山普洱茶的特色,也是辨識福元昌號圓茶最明顯的特徵。

 

現在的福元昌號級茶真品一餅難求,臺灣茶人曾經偶然在香港購得幾餅,外觀十分講究:橘紅底色,藍色圖字,四邊框以雲紋圖案,每餅還有一張5×7.5公分內飛一張。整個青餅餅身全由大樹茶春尖精製而成,採摘的成熟度正好,葉與枝則分散期間。雖經過了數十年,沖泡後茶湯深紅透亮還帶金黃色,口感上依然能喝到曾經強勁的霸王之氣。

據香港藏家白水清所言,目前流通在市面上的號級普洱茶,當屬福元昌號圓茶尤其珍稀。茶商也多以福元昌圓茶價值最高。在收藏市場,福元昌圓茶(一筒)在嘉德2013年秋拍上1035萬港幣的成交價,創下普洱茶拍賣的最高價格。

曾有普洱專家談到,福元昌號作為一個在中國特定歷史階段有著標竿意義的老茶號,它生產的傳世茶品的價值早已超過了價格本身,成為研究中國近代普洱茶源流演變和工藝標準的參考規範。

 

目前現況:1949年後,由於種種原因,所有茶號收歸國有,屬於福元昌的榮耀也逐漸黯淡。直到2006年,陳升河收購了福元昌原址老宅,百年老字型大小的文化承載才得以延續。

 

2015年,陳升河在福元昌老宅的基礎之上複創了勐臘易武福元昌茶業有限公司,正式開啟陳升福元昌品牌,在百年老號的基礎之上再現百年古韻。陳升福元昌號系列產品也正逐步走向市場,百年一脈,號級經典。

 

 

 

易武老街 (4) 易武老街 (12) 易武老街 (13)  

 

 

【總結】

述說完了普洱江湖四大家族的傳奇故事,也相當於述說了大半部分易武茶業歷史。那些得以傳承下來的老字號型大小,成了我們能追憶的這段歷史。

還有多少沒寫到的論述,我們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正是這一片片經典的號級茶不斷地來來往往在馬背上,才開創了普洱茶的輝煌盛世,鑄就了這一段普洱茶史風華。我們也誠摯期盼,這些歷史上風華經典的老字號型大小能夠世世代代地傳承下去。

 

 

照片為本人於2010年春季前往雲南易武老街及易武茶山麻黑寨及落水洞寨所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茗若居普洱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