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勐海南糯山是西雙版納普洱茶的原料產地之一,這裡生長著一株樹齡超過800多年的栽培型茶王樹,因此被譽為茶王樹之鄉。
  
    勐海南糯山年平均氣溫17 -19,極端最高溫 22.3,極端最低溫 -5.4(出現下1月);年降雨量1300 -1400m m 。土壤多為赤紅壤和黃色赤紅土壤,山坡溝谷,乾季雲霧彌漫,空氣潮濕,土壤深濃,排水良好又富有腐殖質的小環境。為普洱茶的原料基地提供了良好的生長環境。

    在勐海縣的地圖上,以勐海縣為中心,一左一右矗立著著名的兩座古茶山,養育著西雙半納的生靈︰巴達古茶山和南糯古茶山。雖然巴達大茶王已經壹千七百多歲,但是真正的喬木普洱茶發祥地是南糯山。南糯山屬於哈尼族居住地。 可是最初南糯山的名字由來卻與茶無關︰南糯"是傣語,意為筍醬

    從前,南糯山沒有山名,山上住的哈尼族。山坡上長滿茶樹,而坡腳下長滿竹林。每年雨季來到後,竹林裡到處長滿竹筍。哈尼族喜歡挖筍吃,除了吃新鮮竹筍外,還喜歡把竹筍腌為筍醬。一年冬天,西雙版納召片領(是高封建領主)帶著一批官員來到山上。哈尼族的金傘大帕雅(哈尼族統治者)殺豬宰牛款待召片領,而召片領吃膩了豬肉牛肉,沒有一點胃口。金傘大帕雅從老百姓家取來一碗酸味筍醬,召片領吃得津津有味,胃口大開。召片領返回景洪宣慰官邸後,對哈尼山上的筍醬念念不忘。後來,他下了一道指令,要山上的哈尼人年年製筍醬進貢。久而久之,傣家人就把哈尼山稱為南糯山,意思是產竹筍醬之山。後來,哈尼族也跟著傣族這樣叫,"南糯山"就這樣一直叫開了。 

   南糯山又稱為孔明山,哈尼人認為南糯山的茶樹最早是孔明栽種的。1938年 白孟愚 先生到南糯山推展茶技、設廠製茶,被當地族人成為孔明老爹再世。

     南糯山茶王樹是1953年由大陸勐烸省茶科所周鵬舉等人發現的,樹幹直徑4.34米 ,高5.5米 ,樹齡八百餘年。這棵樹不久前已經去世,漫天的鳥鳴和蟬語,將大茶王生前的森林烘托得更加寂靜。

     勐海茶廠之所以能在1950年恢復生產,很大作用來源於白孟愚的南糯山製茶所,這個製茶所原來是白老創辦的,後來被勐海茶廠征用,這座瀾滄江南岸最古老的茶山就成為了勐海茶廠重要的古喬木基地。勐海茶廠在1953年開始正式合併了南糯山製茶所,同時創建了南糯山製茶二所,後者由解放軍接管,後來由趙繼男任所長。兩所後來被省茶科所收管,最後於1999年重新被勐海茶廠承包回來。

    張存,1938年即來到勐海茶廠,在勐海茶廠已經度過了六十多年,曾經任勐海茶廠普洱茶車間主任,見証了南糯山初製所的起伏,初製所坐落在南糯山深處的一座山坳的半坡山,背後是秀美的山峰、竹木掩映、蒼翠欲滴。法式風格的廠房,在樹峰溪聲和鳥鳴之間,延伸到南糯山最高的山寨----大石頭寨的腳下。而今南糯山的古喬木資源成為勐海茶廠製作特製品種普洱茶的主要來源之一。

    在傣語裡面,南糯的涵義是“筍醬”。古代南糯山居民以漢妮族為主,族人將吃不完的竹筍製作成筍醬,為當時地方首領所喜愛,要求該山寨每年進貢筍醬,后來就把此山稱作南糯山。

     南糯山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州勐海縣,位於勐海縣東側,平均海拔1400米 。勐 海南糯山年平均氣溫17 -19,極端最高溫 22.3,極端最低溫 -5.4(出現下1月);年降雨量1300 -1400m m。土壤多為赤紅壤和黃色赤紅土壤,山坡溝谷,干季雲霧彌漫,空氣潮濕,土壤深濃,排水良好又富有腐殖質的小環境,為普洱茶的原料基地提供了良好的生長環境。整個南糯山綠樹成蔭,翠竹成林,原生態條件極佳。

    南糯山茶樹屬于大葉種喬木型,南糯山是聞名中外 “茶樹王”沙歸拔瑪的所在地,“茶樹王”是栽培型的,有著800多年的歷史。優良的茶樹品種和優越的自然條件,使得南糯山茶葉品性異常突出。

    南糯山所產普洱茶的味道若能浸沈其中,令人一喝就永遠忘不掉的,那份香甜沁人心脾,如冰糖溶于水中,茶香在上空蒸騰﹗茶香彷彿帶領到了雲霧繚繞的南糯山,那孕育古樹的茶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茗若居普洱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