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飲茶的歷史要追溯到三國時期,孫吳大臣韋昭“以茶代酒”的故事早已傳為佳話。然而說起普洱茶,就不能不提到蜀漢丞相諸葛亮。
諸葛亮與茶結緣始于南征。後主劉禪剛繼位元,南中地區的少數民族不服,起兵反叛,嚴重牽制蜀漢北伐中原的大業,於是丞相諸葛亮決定先平南中。參軍馬謖送行時獻上“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之策,諸葛亮採納其言。蜀漢軍隊連戰連捷,相傳諸葛亮對南中少數民族首領孟獲七擒七縱,最終使其心悅誠服。
南中戰事平息,諸葛亮實施羈縻政策,授予當地酋長官職,釋放俘獲的伍卒,使其安居樂業,並向蜀漢進貢金、銀、丹、耕牛、戰馬。史料中雖然沒有點明進貢茶葉,但是根據其他文獻可知,當時雲南地區已經有喝茶的習俗,所以貢品中可能會有茶葉。
諸葛亮對當地少數民族採取優撫政策,教民栽培茶樹加工茶葉,相關的民間傳說有很多。西雙版納六大茶山之一的攸樂,傳說是諸葛亮南征時丟落了一支隊伍,就地以茶為生,後世將丟落訛傳為攸樂,最終成為地名。西南少數民族對諸葛亮的懷柔政策很有感情,改稱大茶樹為孔明樹,稱古茶山為孔明山,奉孔明為茶祖,並定期舉辦茶祖會。相傳七月二十三日是諸葛亮的生日,每年的這一天,當地人就以大茶樹為寄託舉行祭祀活動。此事在地方誌中也有記載,《雲南通志·古跡》記載,乾隆元年“莽芝有茶王樹……相傳為武侯遺種,今夷民猶祀之”。“武侯”即諸葛亮。
現在的雲南省境內,還存活著許多樹齡千年以上的古茶樹,這與諸葛亮南征中因地制宜教民種茶的遺俗有關。諸葛亮深知處理民族關係要注重團結和睦,他明辨是非,以和為貴,向當地民眾傳授茶文化,帶頭飲茶敬茶,潛移默化地改造當地民風。他借茶文化達到治國安邦的目的,把茶文化與政治巧妙結合,用意十分深刻。
飲茶的風俗起源於南方,而三國時孫吳與蜀漢的茶文化並不完全相同。普洱位於當時的蜀漢境內,因此可以推知,諸葛亮南征教民植茶對後世普洱茶的研發,有著非凡的意義。
從諸葛亮南征,至今已有1700多年,以此為契機,沿襲歷史民俗,舉辦紀念活動,也是很有意義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