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下關景邁古樹熟餅餅 (1).JPG

17年下關景邁古樹熟餅餅 (2).jpg

17年下關景邁古樹熟餅餅 (3).jpg

17年下關景邁古樹熟餅餅 (4).jpg

17年下關景邁古樹熟餅餅 (5).jpg

17年下關景邁古樹熟餅餅 (6).JPG

17年下關景邁古樹熟餅餅 (7).JPG

17年下關景邁古樹熟餅餅 (8).JPG

17年下關景邁古樹熟餅餅 (9).JPG

17年下關景邁古樹熟餅餅 (10).JPG

17年下關景邁古樹熟餅餅 (11).JPG

17年下關景邁古樹熟餅餅 (12).JPG

17年下關景邁古樹熟餅餅 (13).JPG

17年下關景邁古樹熟餅餅 (14).JPG

17年下關景邁古樹熟餅餅 (15).JPG

17年下關景邁古樹熟餅餅 (16).JPG

17年下關景邁古樹熟餅餅 (17).JPG

17年下關景邁古樹熟餅餅 (18).JPG

17年下關景邁古樹熟餅餅 (19).JPG

17年下關景邁古樹熟餅餅 (20).JPG

17年下關景邁古樹熟餅餅 (21).JPG

17年下關景邁古樹熟餅餅 (22).JPG

17年下關景邁古樹熟餅餅 (23).JPG

17年下關景邁古樹熟餅餅 (24).JPG

17年下關景邁古樹熟餅餅 (25).JPG

17年下關景邁古樹熟餅餅 (26).JPG

17年下關景邁古樹熟餅餅 (27).JPG

17年下關景邁古樹熟餅餅 (28).JPG

17年下關景邁古樹熟餅餅 (29).jpg

17年下關景邁古樹熟餅餅 (30).JPG

17年下關景邁古樹熟餅餅 (31).JPG

17年下關景邁古樹熟餅餅 (32).JPG

17年下關景邁古樹熟餅餅 (33).JPG

17年下關景邁古樹熟餅餅 (34).JPG

17年下關景邁古樹熟餅餅 (35).JPG

17年下關景邁古樹熟餅餅 (36).JPG

17年下關景邁古樹熟餅餅 (37).JPG

17年下關景邁古樹熟餅餅 (38).JPG

17年下關景邁古樹熟餅餅 (39).JPG

17年下關景邁古樹熟餅餅 (40).JPG

17年下關景邁古樹熟餅餅 (41).JPG

17年下關景邁古樹熟餅餅 (42).JPG

 下關景邁古樹餅茶精選2015年景邁山古樹茶為原料原料在大理純正高原倉陳化2年後製作生產,20171月壓制完成後又繼續在大理幹倉陳化1年,直至20181月正式推出。

 

 

【單餅單盒獨立包裝,每一餅均有自己唯一的身份編號,一餅一個號碼,不可複製;每一提亦有各自的提數編號,每一件外包裝箱貼有編碼不乾膠。從內到外建立全面數位化產品編號資訊。】

 

 

   茶名:2017年雲南下關沱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景邁古樹餅茶【泡餅式】熟茶餅(淨含量:1357克)

茶廠:雲南下關沱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年份:2017118

規格:淨含量:1357克、 17餅(附一精美原廠精美禮盒)、1428 (附一精美原廠精美禮盒)

說明:

一、序言:

2018元月,大地還在沉睡,

 小寒已過,深冬時節,

 寒冷之中,一杯熱熟茶。

香,似遠似近,不可捉摸;

 香,凝結成珠,滴滴濃郁。

 下關景邁古樹餅茶,

 香濃水柔,浮香聯翩。

凜冬已至,

 給自己一個溫暖的抱抱,

 給身體一場奢華的SPA

 景邁——原料。

 景邁山位於雲南省的西南邊陲,是西雙版納、普洱與緬甸的交界處,是中國六大茶山之一。 

二、景邁山:景邁千年萬畝古茶園《景邁山自然環境》

 景邁山地形西北高、東南低,最高海拔1162米,最低海拔1100米,共有古茶園約2.8萬畝。據當地布朗族史料記載,其茶樹栽種歷史至少有1800年,由於氣候、海拔、土壤等因素,那裡的茶備受茶人追捧。

 據芒景緬寺木塔石碑傣文記載,景邁、芒景等茶園的茶樹種植於傣曆57年,古茶園的茶樹在天然林木下種植,是最為古老的傳統種植方式。 

三、景邁山千年萬畝古茶園:

 瀾滄景邁山千年萬畝古茶園,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好、年代最久遠、面積最大的古茶園,是世界茶葉的發祥地、世界茶文化的根和源,也是中國茶文化的歷史見證,正在申報世界自然和人文遺產

 四、景邁山生態環境:

 景邁山茶林混生,生態環境優異。古茶園分佈于原始森林中,植被茂盛,負氧離子達每立方米3萬個以上,景邁古茶樹最大的特點是與原始森林中原生古樹混生共長。茶樹樹齡古老,沒有經過人為矮化,所以在外形上都顯得歷經滄桑、飽經風霜。

茶樹的樹幹上長滿了各種苔蘚、藤蔓、野生菌類和許多寄生蘭花等附生物,還有一種形狀類似螃蟹的寄生物,叫螃蟹腳

 五、景邁山古樹茶品質特徵:

蘭花香是景邁茶的顯著特徵,香氣突顯、山野之氣強烈。由於與原始森林混生,具有強烈的山野氣韻,是喬木古樹茶中山野氣韻最明顯的古茶之一。同時還具有獨特的、濃郁的、持久的花香,蘭花香氣越陳越顯。

 景邁毛茶,條索緊結、大多稍細黑亮,生長于山野中有森林避光,且生長週期長,幹茶色澤顯黑亮。湯色黃亮透徹,滋味濃厚、耐泡,新茶苦弱澀顯,回甘快而持久。

六、高原倉儲——大理乾倉:

 大理倉,是最好的高原倉。下關沱茶普洱茶倉庫面積達3萬平方米,設施完備,規範衛生,處於行業領先。

大理擁有得天獨厚的氣候優勢,其氣溫較高、濕度低、空氣清新且流動大,因此來自全省各地的普洱茶原料運載到大理數月後,從毛茶外形開始發生較明顯的變化。與西雙版納、普洱等地海拔較低,溫度高,濕度大,空氣流速小等地理氣候特徵的不同,造就了下關沱茶產品獨特而著名的下關香下關味等經典品質特徵,這是雲南普洱茶(曬青)原料,在大理區域性獨特高原季風氣候條件下所形成的獨特變化,形成了大理高原倉(普洱幹倉)的明顯優勢。

大理高原倉陳儲的普洱茶,香氣高而純淨,獨特爽朗,滋味濃厚,茶氣十足。

七、茶品特色:

 下關景邁古樹餅茶精選2015年景邁山古樹茶為原料原料在大理純正高原倉陳化2年後製作生產,20171月壓制完成後又繼續在大理幹倉陳化1年,直至20181月正式推出。不同形態下的高原幹倉陳化齊聚一身,下關景邁古樹餅茶特色:

 1、熟茶——發酵工藝:

 50年代初期,下關茶廠就有了成熟的冷發酵技術,這在雲南茶葉發酵技術上,是屬於領先地位的。這種技術是利用堆積的方法,讓普洱茶後發酵,時間一般較長。

下關沱茶集團公司(原下關茶廠)是雲南普洱茶熟茶人工發酵工藝始創企業,早在1975年就基本形成成熟工藝。

 下關茶廠的人工渥堆發酵工藝技術(半發酵),實際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因為下關茶廠邊銷茶生產一直必須進行先發酵潮茶渥堆工藝過程,而下關茶廠自成立以來,一直都是我國重要的邊銷茶定點生產供應企業。因此,普洱茶人工渥堆發酵工藝和技術,只有下關茶廠才具有長期進行發酵工藝實踐經驗和工藝技術積累。

2、下關景邁古樹餅茶(熟茶):

 下關成熟的熟茶工藝技術,加之大理區域性高原季風氣候優勢,形成了在海拔高、濕度低、氣溫較高、微生物群落有異於版納、臨滄、普洱等地條件下的下關普洱茶(熟茶)發酵的精湛工藝,形成了下關普洱茶(熟茶)香氣純正獨特、茶氣足、湯色紅濃明亮、回甘明顯,越陳越香的品質優勢。

 在下關的氣候、經典工藝優勢下,原有的景邁茶蘭花香會複合發揮成一種獨特的陳蜜香氣。

 限量發行56000餅。

下關景邁古樹餅茶山野氣韻強烈,蘭香顯著。集景邁古樹原料、下關高原倉倉儲、下關百年製作技藝等優勢經典製作而成的下關景邁古樹餅茶(熟茶),限量發行56000片。

單餅單盒獨立包裝,每一餅均有自己唯一的身份編號,一餅一個號碼,不可複製;每一提亦有各自的提數編號,每一件外包裝箱貼有編碼不乾膠。從內到外建立全面數位化產品編號資訊。

八、獨特的品質優勢:

 下關景邁古樹餅茶(熟茶)外型圓正光滑、金毫明顯、色澤褐亮、勻整潔淨;香氣獨特優雅、杯底留香足、古樹茶山野氣韻明顯,湯色紅濃明亮,滋味醇厚、回甘明顯而綿長,葉底褐亮勻淨。是一款不可多得的品藏佳茗。

    九、歷史:

(
過往的歷史,藏遺的古茶園,尋覓再現風華,探索世界上古老茶園,真讓人驚嘆,無限的遐思,幻動的思緒與悸動的心,難以言喻,當茶氣與靈氣結合,那是衝動或感動已難以界限。尋覓一口好料,唯用心認真也。 
(

當自然的靈氣與歷史存藏的野生大樹被融合成餅時,所孕育出茶氣之精華,甚為傲然。泡飲入口,驚覺大樹茶與工序合一時,創造那份悠悠清香口感。沖泡湯色金黃透亮,香氣純正,滋味醇厚回甘,且品一茗,若是清悠,怡然居家----含潤口中、休閒悅己。 

十、景邁古茶園:
景邁古茶園位於瀾滄縣東南部惠民鄉景邁村和芒景村,平均海拔1400米,年平均氣溫18。千年萬畝古茶樹分別範圍包括景邁芒景翁居翁窪等地,總面積2.8萬畝,現實有成林成片的採摘面馴化積10000餘畝,系當地布朗族傣族先民所馴化栽培.據布朗族有關傣文史料和芒景布朗族佛寺木塔石碑記載,古茶園的馴化與栽培最早可追溯到傣曆五十七年(西元696年),迄今已有1000餘年的歷史,故稱景邁千年萬畝古茶園,是世界最大最古老的茶園。
  據《布朗族誌》和有關傣文所記載,古茶園的馴化、栽培最早可追溯到傣曆713年(西元180年),迄今已有1825年歷史。古茶樹分佈範圍包括景邁、芒景、芒洪、翁居、翁窪等地,總面積有2.8萬畝,現實有成林成片的採摘面積1萬餘畝,年可產鮮葉200萬公斤,制幹茶500噸。景邁芒景茶葉交易歷史悠久,早在傣曆600年(西元1139年)前,景邁大平掌就出現了茶葉交易市場–“嘎轟。明代以來,這裏的茶葉已是孟連土司的貢品和文明遐邇的普洱茶,並遠銷東南亞諸國。
1994年1月,日本名古屋茶葉協會理事長、國際著名茶葉專 家松下智 先生來這裏考察,把景邁、芒景千年萬畝古茶園讚譽為人類最早開發利用茶葉的茶樹自然博物館,認為是中國的一項國寶2003年8月,中國科學院研究指出:景邁、芒景千年萬畝古茶園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園,是茶葉天然林下種植方式的起源地,是茶葉生產規模化、產業化的發祥地,是世界茶文化的根和源,也是中國茶文化發展的歷史見證,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縮影,傳承民族歷史和文化傳統最重要的實物載體;其所蘊涵的歷史文化氣息和自然人文底蘊獨一無二,是挖掘古茶文化的基因庫和活化石,同時它保存的大量珍貴物種、完整的天然林生態系統和其所具有的病蟲害自我控制機制,對於研究生物多樣性、生態環境保護、茶葉馴化和茶葉種植方式起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科研價值。被中外專家譽為茶樹的博物館,集生物寶庫、文化寶庫、金山銀庫、生態和人文旅遊寶庫、茶葉寶庫及藝術寶庫於一身,具有重大的科學價值、景觀價值、文化價值和生產應用價值,將可能成為世界茶葉的發祥地,是重要的自然和人文遺產。茶園內古老的茶樹與原始森林交錯叢生,雖經歷滄桑,卻生長態勢良好,其茶葉不施肥、不噴農藥,全靠自然肥力生長,無任何污染,是純天然的綠色產品。特別是寄生在古茶樹上的螃蟹腳。螃蟹腳是古茶樹上的一種派生植物,枝圓而細長,形狀酷似螃蟹腳,因此得名螃蟹腳,歷史上這種寄生植物曾是景邁、芒景茶葉外銷的一種標誌。
  瀾滄景邁芒景千年萬畝古茶園位於瀾滄縣城東南的惠民鄉景邁、芒景兩個村委會內,距縣城70公里,地理座標為東經99 °59 ′14?–100 °33 ′55?,北緯22 °08′ 14 ?–22 °13 ′32?之間。古茶園山脈主要由西向東走向,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最高海拔1100米,平均海拔1400米,年平均氣溫18 ℃。
  歷史上,景邁茶山的茶葉通過茶馬古道,源源不斷地從馬背上運出大山,一部分作為普洱茶的原料之一進入當時的普洱府,另一部分則從產地直接銷往緬甸、泰國等東南亞國家。景邁茶山的茶葉在外地市場上十分暢銷,據說是因為採茶時無意中采進了螃蟹腳,就知道是景邁茶山的茶。就這樣螃蟹腳在歷史上曾是當地茶外銷的一種知名標誌,名聲大,銷路廣,其中還有一首趕馬人傳唱的歌謠,道出了景邁茶山當時茶葉貿易的興旺和繁榮。


十一、茶廠歷史沿革:

()、「下關風、上關沱、蒼山雪,洱海月」,不僅是大理風光的寫照,提供「下關沱茶公司」優良的自然生態環境。「下關沱茶公司」有著百年歷史的傳統加工工藝,精製出名滿天下的天然產品---下關沱茶。

()、百年知名品牌”松鶴”牌,下關沱茶先後三次榮獲世食品金冠獎,三次榮獲國家質量銀獎,並獲雲南省著名商標等30餘項省部級榮譽。產品銷往全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並出口歐盟、東盟、韓國、日本、北美和港澳台等地區,現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和國家扶貧龍頭企業,國家邊銷茶定點生產及儲備企業,是國家茶葉加工技術研發中心。

十二、歷史淵源:

(一)、在歲月裡,它不急不躁,隨遇而安,寵辱不驚。

在紅塵中,它純淨自然,春夏秋冬,消去浮華,了卻紅塵。

(二)、清光緒年間,普洱茶為普洱府上貢皇帝之物,以地名來命名物產很是常見,普洱府上貢的茶葉被稱為普洱茶。而根據史料記載,早在明代萬曆年間,謝肇淛《滇略》一書中已有普茶的記載。

普洱府,在唐代南詔國時期喚作步日瞼,宋代、元代、明代被喚為步日部,明代演變為步耳,耳朵,而到了清代才演變為普洱,洱海。或許,普洱一詞的由來,正與曾經南詔國管轄境內的步耳洱海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十三、雲南下關沱茶(集團): 
(一)、茶廠風光: 
雲南下關沱茶創制於大理市下關,故又稱下關沱茶。現代形狀的雲南沱茶再下關定型已逾百年歷史,此前,早在明代「滇略」一書中就有將茶「蒸而團之」的記載。因遠銷四川沱江、敘府一代,使「沱江水,下關茶」珠聯壁合,故而得名「下關沱茶」。 
雲南省下關茶廠成立後,傳承了沱茶的製作技藝。歷經60多年的努力,使下關沱茶在國內外屢獲殊榮,創立了獨特的下關沱茶品牌。20世紀之交,雲南省下關茶廠通過企業改制重組為「雲南下關沱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並成為全國最大的沱茶加工基地。 
蒼洱沱茶至195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周年時,下關茶廠為向國慶10周年獻禮,專門研製生產的特製沱茶,並以蒼山洱海秀麗的自然風光定為「蒼洱沱茶」。現按當時的選料和工藝技術標準恢復生產,以滿足消費者的需要。 
(二)、公司概況:

雲南下關沱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位於風景秀麗、氣候宜人的大理市下關,前身為創建於1941年的雲南省下關茶廠。上世紀50年代,大理地區創辦于20世紀初的數十家大小茶葉商號,通過公私合營全面併入下關茶廠。蒼山洱海優良的生態環境,大理地區悠久精湛的制茶技藝,為下關沱茶的優良品質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目前,公司擁有當今世界先進的茶葉加工設備和一大批專業技術人員及管理人才。是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和國家扶貧龍頭企業,國家邊銷茶定點生產和原料儲備企業。2007年,公司被國家農業部認定為“國家茶葉加工技術研發分中心”。

公司產品包括各種緊壓茶、綠茶、特種茶、袋泡茶等共四大類近200個品種,其中創制於1902年的“松鶴”下關沱茶,是擁有百年歷史的知名品牌,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先後三次榮獲國家品質銀質獎三次榮獲世界食品金冠獎;獲國家質監總局“原產地標記產品註冊”和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批准認證為中國綠色食品,被評為“中國茶葉名牌”,首批“雲南省名牌產品”等30余項省部級以上榮譽; 2008年被國家農業部授予“中國名牌農產品”榮譽。“松鶴()”商標2003年、2006年、2009年、2012年四次被評定為“雲南省著名商標”,“下關”牌商標2009年、2012年連續兩次被認定為“雲南省著名商標”。20113月,國家商務部公佈的第二批“中華老字型大小”,下關沱茶榜上有名;20115月,國務院公佈的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下關沱茶製作技藝榮耀入選。

   2003年開始,公司先後通過了ISO9001國際品質體系認證、全國食品安全生產許可證(QS認證)。公司實施下關沱茶全國連鎖專賣行銷戰略以來,下關沱茶連鎖專賣店遍及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並出口歐盟、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等10多個國家及台、港、澳地區,享有良好聲譽。

   雲南下關沱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國家民委、國家經貿委等七部委指定的邊銷茶定點生產企業,自建廠以來產品一直銷往西南、西北等少數民族地區,深受藏、彝、回、傈僳、普米等民族同胞的喜愛;“寶焰牌”下關磚茶被評為“中國茶葉名牌”、“雲南省名牌產品”、“雲南省消費者最喜愛商品”“寶焰牌”商標2004年、2007年、2011年三次被評定為“雲南省著名商標”。

   “十二•五”開局之年,在大理市銀橋鎮的蒼山腳下,一塊占地面積304畝的公司擴建專案工程建設已經啟動,下關沱茶的未來藍圖正在一步步勾畫描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茗若居普洱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