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名:2015年下關沱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新版】【金榜】【銷法熟沱】熟沱茶(1粒100公克、1盒裝*5粒計500公克)----下關沱茶、傳承經典;百年技藝、成就下關熟韵
茶廠: 雲南下關沱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年份: 2015年7月6日
規格:淨含量:1粒100公克(1盒裝*5粒*100公克計500公克)、1件80粒(1盒裝*5粒*16盒裝)(2盒*5粒計10粒另附送原廠精美手提袋)
說明:
一、歷史沿革:
(一)、「下關風、上關沱、蒼山雪,洱海月」,不僅是大理風光的寫照,提供「下關沱茶公司」優良的自然生態環境。「下關沱茶公司」有著百年歷史的傳統加工工藝,精製出名滿天下的天然產品---下關沱茶。
(二)、百年知名品牌”松鶴”牌,下關沱茶先後三次榮獲世食品金冠獎,三次榮獲國家質量銀獎,並獲雲南省著名商標等30餘項省部級榮譽。產品銷往全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並出口歐盟、東盟、韓國、日本、北美和港澳台等地區,現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和國家扶貧龍頭企業,國家邊銷茶定點生產及儲備企業,是國家茶葉加工技術研發中心。
二、茶品特徵:
「下關風、上關沱、蒼山雪,洱海月」,不僅是大理風光的寫照,提供「下關沱茶公司」優良的自然生態環境。「下關沱茶公司」有著百年歷史的傳統加工工藝,精製出名滿天下的天然產品---下關沱茶。
選用雲南大葉種晒菁毛茶為原料,經發酵後用傳統揉茶工藝製作,並經大理點蒼山天然泉水,燒製的蒸氣蒸壓而成。外型緊結端正,鬆緊適度,色澤黑褐,沖泡後湯色褐紅尚亮,香氣陳香純正,滋味醇和回甘。
下關銷法熟沱有著常規歷史脈絡,曾經留存的遺珍,期待濃稠老茶氣再現,下關沱有著往日的優良傳統,好好苛護,再造明日的陳韻
三、甘普洱(Fred Kempler)與銷法沱茶的故事
甘普爾:「人的一生做好一件事就成功了,我將雲南沱茶介紹給歐洲消費者,也是把健康帶給了他們。」
關於下關雲南銷法沱茶,係屬於普洱熟茶,民間稱為銷法沱,其有幾十年的輝煌歷史,而法國人甘普爾先生(Fred Kempler)的推行居功至偉。
銷法沱誕生於上個世紀70年代的下關茶廠,那是中國的計劃經濟時代,茶葉屬於一類商品,國家實行統購統銷政策,國家下達茶葉的生產計畫、制定茶葉等級、標準,銷售管道也由國家來管控。在當時的雲南,行使這一職能的國家單位就是——中國土產畜產進出口公司雲南茶葉分公司——這是70年代的稱呼,80年代、90年代以後都有更名,所以之後文中一律簡稱“省公司”。幾十年來,銷法沱生產計畫、銷售出口的事宜全部由省公司的出口部門統管。
要說銷法沱的故事,不得不提一個人,一位當時年約60歲的老人,法國籍猶太人,名字叫費瑞德甘普爾(Fred Kempler),二戰時,他曾是戴高樂將軍麾下的軍官。
1976年,他到香港找香港天生貿易公司的總經理羅良先生洽談關於航油的業務,甘普爾先生與羅良先生是多年的交易夥伴和摯友,業務談完之後,兩位老朋友就去街上逛了逛,路過一家老字型大小的茶葉店,走進去看時,甘普爾先生發現一個類似碗型的色澤紅褐的沱茶(熟茶),當時沱茶的出口基本只限於香港地區。在老外的印象中,茶葉應該是碎的,或者袋泡或者條狀的,怎麼可以做得像鳥窩一樣?他很好奇,就買了兩個,問店家這茶從何而來,店家介紹說這個茶來自中國雲南下關茶廠。
甘普爾先生回到法國後,覺得雲南沱茶太有意思了,就想去一趟雲南,但是那個年代,中國還沒有改革開放,外國人來趟中國太不容易了,需要通過外交管道,很多審批過程。手續辦妥後,雲南省外辦就指定公司接待法國客商。公司安排了專人專車陪同甘普爾先生前往雲南下關茶廠參觀。當他觀看、瞭解了沱茶的生產製作過程並去大理蒼山的茶園參觀後,這位時年已60歲的猶太老人非常激動。回到法國後立即就訂了2噸雲南沱茶。
自此雲南下關茶廠生產的雲南沱茶(熟茶)進入了法國市場,茶人稱呼的“銷法沱”由此而得名,黃綠色花格印刷的圓盒包裝,包裝上法語的“THÉ”(茶),花體的“Tuocha”字樣都是銷法沱的標誌性特徵,三十多年來這樣的視覺識別標誌從未改變。下關茶廠至今也仍在生產這樣包裝的雲南沱茶,生產工藝和配方從20世紀70年代生產的雲南沱茶未改變。
雲南沱茶到了法國後,甘普爾先生買了一輛較大的車,把沱茶裝上車,帶著自己的幾個尚年幼的孩子們環法國推銷雲南沱茶。每到一處他都孜孜不倦地向法國人介紹來自中國雲南神奇的“鳥窩狀”的雲南沱茶,但由於人們傳統觀念中對茶的概念及印象的局限性,環法銷售並不成功。甘普爾先生是位非常精明的猶太人,他明白要取得銷售的成功,不能只憑沱茶奇特的外觀,而必須充分瞭解沱茶中有什麼更加奇特的物質,對人體有什麼好處和不好的地方,歐洲人都是實證主義者,需要科學的分析。
1979年,甘普爾先生委託法國巴黎聖安東尼醫學院、法國里昂大學醫學系兩所法國高等醫學權威機構對雲南沱茶進行臨床研究實驗,臨床教學主任艾米爾卡羅比醫生主導實驗全過程,同時在雲南的昆明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雲大醫院)同步做臨床實驗。
臨床實驗成功後,甘普爾先生在巴黎王子酒店舉行有關雲南沱茶臨床實驗結果的新聞發佈會,邀請了法國醫學界、營養界的權威及中國駐法國大使館,法國各主要媒體60餘名記者參加,當晚,法國電視一台、二台就在最佳的黃金時段播出了實驗結果的發佈會實況,轟動法國。雲南沱茶的銷量由此大增,從1977年開始出口,從2噸到8噸、20噸、80噸……每年都幾倍增長,至1991年的時候,已經超過200噸了。而甘普爾先生也在1979年成為了雲南沱茶在歐洲的獨家總代理商,並與比利時的大財團共同組建了歐洲最大的食品經銷公司“法國DISTRIBORG公司”,在全歐洲總經銷雲南沱茶。
1986年,在西班牙的巴賽隆納第九屆世界食品評獎會上,雲南沱茶榮獲世界食品金冠獎,次年,又在巴賽隆納世界食品評獎會上衛冕成功。1987年還獲德國杜塞爾多夫第十屆世界食品金獎,1989年獲法國食品金獎,1998年再獲美國食品金獎。從此,雲南沱茶在整個歐洲名聲大噪,美國、加拿大等國家的茶商也紛紛來訂購雲南沱茶。
四、雲南下關沱茶(集團)
(一)、茶廠風光:
雲南下關沱茶創制於大理市下關,故又稱下關沱茶。現代形狀的雲南沱茶再下關定型已逾百年歷史,此前,早在明代「滇略」一書中就有將茶「蒸而團之」的記載。因遠銷四川沱江、敘府一代,使「沱江水,下關茶」珠聯壁合,故而得名「下關沱茶」。
雲南省下關茶廠成立後,傳承了沱茶的製作技藝。歷經60多年的努力,使下關沱茶在國內外屢獲殊榮,創立了獨特的下關沱茶品牌。20世紀之交,雲南省下關茶廠通過企業改制重組為「雲南下關沱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並成為全國最大的沱茶加工基地。
蒼洱沱茶至195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周年時,下關茶廠為向國慶10周年獻禮,專門研製生產的特製沱茶,並以蒼山洱海秀麗的自然風光定為「蒼洱沱茶」。現按當時的選料和工藝技術標準恢復生產,以滿足消費者的需要。
(二)、公司概況:
雲南下關沱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位於風景秀麗、氣候宜人的大理市下關,前身為創建於1941年的雲南省下關茶廠。上世紀50年代,大理地區創辦于20世紀初的數十家大小茶葉商號,通過公私合營全面併入下關茶廠。蒼山洱海優良的生態環境,大理地區悠久精湛的制茶技藝,為下關沱茶的優良品質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目前,公司擁有當今世界先進的茶葉加工設備和一大批專業技術人員及管理人才。是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和國家扶貧龍頭企業,國家邊銷茶定點生產和原料儲備企業。2007年,公司被國家農業部認定為“國家茶葉加工技術研發分中心”。
公司產品包括各種緊壓茶、綠茶、特種茶、袋泡茶等共四大類近200個品種,其中創制於1902年的“松鶴”下關沱茶,是擁有百年歷史的知名品牌,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先後三次榮獲國家品質銀質獎, 三次榮獲世界食品金冠獎;獲國家質監總局“原產地標記產品註冊”和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批准認證為中國綠色食品,被評為“中國茶葉名牌”,首批“雲南省名牌產品”等30余項省部級以上榮譽; 2008年被國家農業部授予“中國名牌農產品”榮譽。“松鶴(圖)”商標2003年、2006年、2009年、2012年四次被評定為“雲南省著名商標”,“下關”牌商標2009年、2012年連續兩次被認定為“雲南省著名商標”。2011年3月,國家商務部公佈的第二批“中華老字型大小”,下關沱茶榜上有名;2011年5月,國務院公佈的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下關沱茶製作技藝榮耀入選。
從2003年開始,公司先後通過了ISO9001國際品質體系認證、全國食品安全生產許可證(QS認證)。公司實施下關沱茶全國連鎖專賣行銷戰略以來,下關
沱茶連鎖專賣店遍及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並出口歐盟、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等10多個國家及台、港、澳地區,享有良好聲譽。
雲南下關沱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國家民委、國家經貿委等七部委指定的邊銷茶定點生產企業,自建廠以來產品一直銷往西南、西北等少數民族地區,深受藏、彝、回、傈僳、普米等民族同胞的喜愛;“寶
焰牌”下關磚茶被評為“中國茶葉名牌”、“雲南省名牌產品”、“雲南省消費者最喜愛商品”, “寶焰牌”商標
2004年、2007年、2011年三次被評定為“雲南省著名商標”。
“十二·五”開局之年,在大理市銀橋鎮的蒼山腳下,一塊占地面積304畝的公司擴建專案工程建設已經啟動,下關沱茶的未來藍圖正在一步步勾畫描繪。
(三)、發展歷程:
雲南下關沱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為雲南省下關茶廠,始建於1941年,是我國西南地區建廠較早、規模較大的茶葉加工企業,是馳名中外的 “雲南下關沱茶”的發源地,也是國家定點生產邊銷緊壓茶的重點廠家。
上世紀二十年代,自下關逐漸成為滇茶交易的集散地和加工交易中心後,大理地區的商家把茶葉作為主要經營商品,各類茶葉加工廠家相繼出現。1941年春,雲南中國茶葉貿易有限公司和蒙藏委員會合資興辦 “雲南中國茶業股份有限公司康藏茶廠”, 1948年4月改名為“雲南中國茶葉貿易股份有限公司新康藏茶廠”。新中國建立以後,人民政府於1950年4月接收了新康藏茶廠,將其更名為“中國茶業公司雲南省公司下關新康藏茶廠”,後又相繼改名為“中國茶業公司下關茶廠”、“雲南省下關茶廠”。
光陰荏苒,下關茶廠的全體員工經過幾十年的奮鬥,已把一個作坊式的小廠發展成為一個具有一定規模的現代茶葉精製加工企業。1995年,經雲南劃分企業類型領導小組、雲南省經貿委審核批准,下關茶廠被劃型為中一型企業。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建立和不斷完善,按照建立“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下關茶廠在發起成立了“雲南下關沱茶股份有限公司”幾年後,又跨地區、跨行業組建了控股的 “雲南下關沱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現在企業總資產已達到億元以上。產品銷售區域已從國內20多個省市拓展到歐盟、美國、日本、港澳臺等地區。公司積60餘年的茶葉加工之經驗,踏著與時俱進的步伐,依靠科技進步,取得了可喜的業績。
上世紀九十年代,公司實施了“八五”技改工程,投資2000多萬元新建和改造了倉庫、生產車間,購置了與生產相適應的輔助設備,引進了具有國際先進水準的茶葉加工機械,與雲南某高校聯合成功研製了沱茶壓機,從而一舉改變了以往落後的生產方式,並使公司的基建規模和技術裝備上了一個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