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放茶生長在空氣純淨、雲霧繚繞的高海拔地區,人跡罕至,病蟲害少,加上其數量極其稀少。樹姿高挺、數高3米以上,樹齡約在四~五百年以上】
茶名:2015年國艷茶廠【國艷境界】【荒山野放】古樹生茶餅
茶廠:勐海國艷茶廠
年份:2015年6月28日
規格:淨含量:1餅400公克、1筒7餅、1件4筒28餅
說明:
一、序言:
(一)、雲南西雙版納的大山深處分部許多長期在百年以上的古茶園。由於受海拔、土壤、水分等氣候環境因素影響,不同古茶園產出的茶葉其香氣、滋味、湯色、葉底等內質特徵各具有特色。採用其純料精制的普洱茶在適宜條件下儲存陳化後,其內質的變化更是回味無窮。擁有以上原料精制的純料普洱茶品是每一位茶友的至愛。
(二)、野放茶生長在空氣純淨、雲霧繚繞的高海拔地區,人跡罕至,病蟲害少,加上其數量極其稀少。樹姿高挺、數高3米以上,樹齡約在四~五百年以上。其茶性滑柔而質重,香氣深沉而特異,水性甘甜細膩。具有綠色自然環境和不可比擬的香氣和滋味。是茶葉愛好者難得一求的珍品。
二、特點:
國豔茶廠廠長董國豔女士在創辦國豔茶廠以來,「國豔境界」系列古樹純料普洱茶產品的研發就一直是董國豔女士不懈追求的目標,為此,國豔茶廠經過近五年的努力,「國豔境界」系列古樹純料普洱茶自2008年隆重推出。其產品有以閜特點:原料純正、加工精益求精、極具收藏價值、品質安全保證。因2008年的好口碑,國艷茶廠於2015年再度推出新版境界系列茶品,品質、包裝、選菁更加完美,喜愛國艷茶廠境界系列茶品的您,不可錯過的收藏機會
三、企業簡介:
雲南西雙版納勐海國豔茶廠,是一家有著深遠歷史傳承,專注於普洱茶事業的專業化生產、經營廠家。本著誠信、務實、共贏的經營原則,用心做好“國豔”普洱茶,努力成長為基業長青的國家級茶葉企業。
國豔茶廠創始人、國豔茶廠董事長董國豔,知名茶學專家、中國普洱茶十大知名企業家,曾擔任勐海茶廠技術副廠長,畢業于雲南農業大學茶學系,從事普洱茶研究16餘年。先祖董桂是大理國文學學士、茶學家,曾得光緒親題“望重成均”木匾。精湛茶葉調配技術,深厚中華民族文化,成就了高品質“國豔牌”普洱茶。
企業本著 “以人為本,以品質求生存,以誠信求發展”為基本指導原則,不斷創新。提高整體競爭力,贏得消費者的信賴。我廠自創辦以來,一直兢兢業業。我們一直把追求“專業、更專業” 作為企業長遠發展的戰略任務。品質是我們的生命,專業鑄就品質,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打造民族品牌,共創百年茶企,這是國豔茶廠肩負的企業使命,任重而道遠。
四、茶山茶林基地:
國豔茶廠董事長董國豔與總經理周昆,嚴把品質關,從源頭抓起,每年跑遍南糯、布朗、易武、象明等茶山,每一批原料親自開湯審評,確保茶葉原料品質。把大自然中最美好,最原生態,最有價值的部分,呈獻給喜歡普洱茶的人們。
對於優質茶源,國豔茶廠採取公司+基地+農戶的合作模式——國豔茶廠派專家,手把手地教茶農怎樣採摘,怎樣做茶,對茶農進行技術培訓和指導。
國豔茶廠總經理周昆曾陪同海外經銷商考察勐海國豔茶廠的古茶基地及配套的初制所,基地位於海拔1800米的勐海縣班盆老寨,數量有3600余棵古茶樹,樹齡在200至500年,年產量達9噸。
班盆是一個拉祜族村寨,據傳,早在附近的老班章村遷來之前,班盆老寨拉祜族先民就已在此定居植茶。班盆古茶園與賀開古茶園相鄰,與老班章古茶園相連。屬勐混賀開村委會,但與賀開古茶園各在一個山頭,兩山遙遙相望,而她卻與布朗山老班章茶山緊緊相連,距老班章寨僅2公里左右,故完全可歸於布朗山茶區,古茶園分佈在班盆拉祜族老寨海拔1760米左右的山坡地帶,面積現僅存百餘畝,茶園土壤為黃棕壤,自然生態環境良好,森林遮陰適中,茶樹長勢旺盛,不施任何化肥、農藥,屬純有機茶。據村民流傳,早在附近的老班章村遷來之前,拉祜族先民就已在此定居植茶。 班盆古樹茶園所在海拔,氣候,土壤和生態環境都與老班章相似,平均海拔僅比老班章低100米左右,茶的勁道、香氣、回韻與老班章茶相似。
五、科研勢力:
(一)、西雙版納勐海國豔茶廠董事長董國豔:
董國豔在勐海茶廠主管產品品質的時候,廠長阮殿蓉一直強調:“普洱茶作為飲品,必須在繼承傳統生產工藝的同時,充分吸取人類文明的成果,將茶葉生產的先進技術和現代化的高新技術引入茶葉生產、加工和流通的全過程,精耕細作,精工細做,精益求精,建設和引進完全符合食品甚至藥品生產衛生要求的廠房和設備,以生產藥品的要求去生產普洱。”勐海茶廠這種科技普洱的理念,成為了董國豔一生的堅持。
西雙版納勐海茶廠董事長董國豔科班出身,於1995年從雲南農業大學園藝系茶葉專業畢業,分配來西雙版納勐海縣、普洱茶的發源地——勐海茶廠,擔任過一線的普通技術員,後來晉升為評審員直至擔任茶廠技術副廠長。2002年參與創立了雲南六大茶山茶葉有限公司並出任副總經理,工程師,而後創建了西雙版納勐海國艷茶廠。
董國豔的工作經歷實現了從理論到實踐再回歸理論的路子,這也註定了她從事的普洱事業必定是注重科學技術為指導的,她在廠裏設立了化驗室,專人從事普洱茶的化學成分研究,同時和雲南的大專院校保持合作交流,在用科學的方法瞭解普洱、改進普洱上從來都是不遺餘力的。
董國豔發表的普洱科技論文:
《不同級別普洱茶品質與化學成分差異的研究》作者:董國豔
《不同發酵普洱茶樣品的化學成分測定》作者:董國豔、陳小紅
《普洱茶中沒食子酸含量的薄層分析》作者:董國豔、餘怡
(二)、西雙版納勐海國豔茶廠技術總監龔加順:
龔加順,男,1971年出生,漢族,教授,博士,雲南農業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院副院長,雲南省中青年學術與技術後備人才培養物件。現任中國魔芋協會理事、中國茶葉學會會員,《雲南省普洱茶協會通訊》編委。長期研究食品科學與普洱茶化學成分及植物天然活性成分提取、分離和在功能食品中的應用。
(三)、西雙版納勐海國豔茶廠總經理周昆:
周昆畢業于雲南農業大學,與雲南省普洱研究所現任副所長是大學同窗。雲南農大科班出身以及扎實的茶學理論知識,讓周昆作為一名高級商業管理者在看待普洱市場的眼光中增添了科技工作者的敏銳觸覺,更好的把握了普洱前沿技術對市場趨勢的影響,屢施妙手。
(四)、西雙版納勐海國豔茶廠技術骨幹龍建華:
龍建華早於1984年進入勐海茶廠,在發酵車間從一名普通的技術員做起,後來升任發酵車間主任,一餘就是十幾年。2002年以技術入股方式加入六大茶山茶葉有限公司,後來加入了西雙版納國豔茶廠,任發酵車間主任。多年來的普洱茶制茶經驗,尤其是在發酵車間這一最為重要關鍵崗位上的二十多年積累,使龍建華對於渥堆發酵的濕度溫度控制、翻堆起堆時機等的把握非常獨到,這些工藝上的經驗為國豔茶廠以及相關合作院校的普洱化學實驗提供了非常寶貴的參數資料,而實驗結果每每能反哺以改進制茶工藝。所以在龍建華對於國豔普洱科技居功甚偉。
六、品牌歷史:
在人稱“普洱之鄉”的雲南省,省工商管理局官方授予的與普洱茶相關的“雲南省著名商標”僅有五個,“國豔”就是其中之一。
“國豔”品牌的歷史,可追溯至120年前。光緒乙酉年間(西元1885年),大理國文學學士、茶學家董桂憑藉在詩詞和茶文化上的貢獻,獲得了光緒皇帝親題的“望重成均”的御賜金匾。歷史輾轉,在“文革”破“四舊”時,董桂的詩詞集和茶論集被焚毀一空,幸運的是,木匾被董家的後人董世達搶救了下來。
董世達的女兒叫董國豔。
金漆斑駁的木匾靜靜地懸掛在國豔茶廠的茶室裏,
向來賓和茶友述說著百年茶事的輝煌和沉浮。
繼承祖上茶學的淵源,董國豔女士與周昆先生于2004年創辦了今天聞名普洱界的國豔茶廠。國豔茶廠是一家有著深遠歷史傳承,專注於普洱茶事業的專業化生產經營廠家。國豔茶廠一直堅持“專業、務實、誠信、共贏”為核心的企業文化理念,以“做國豔精品,創百年茶企”為企業宗旨和歷史使命,傾力打造“生態普洱茶”、“國字型大小普洱茶”和“老字型大小普洱茶”,不斷提升國豔普洱茶的品飲價值,收藏價值和文化價值,努力發展為基業長青的民族茶企業。
茶為國飲,普洱爭豔:
國豔茶廠創始人董國豔女士與周昆先生畢業于雲南農業大學茶學專業,多年來始終以專業姿態和專家品質,堅持走品牌路線,在傳統制茶工藝基礎上,將現代化的高新技術引入茶葉生產、加工和流通的全過程,以生產藥品的技術要求去生產普洱茶,研發製造高技術含量、高文化涵量、高衛生標準、獨具風味特色的國豔普洱。國豔茶廠現有20余名專業技術人員,是QS標準化生產企業,年產能3000餘噸。在普洱茶行業內,國豔茶廠率先成立普洱茶科研小組,聘請雲南農大食品科學院副院長龔加順教授為技術顧問,聘請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等茶商為市場顧問,聘請企業外腦為發展顧問,持續提升產品品質和企業價值,使國豔普洱的品牌形象跨上了一個又一個新的臺階。
2011年,國豔茶廠一舉收購了勐海兩家茶廠,廠址由勐養搬遷到勐海,更名為勐海國豔茶廠。同時收購兩家茶廠,這在雲南普洱茶發展史上 尚屬首例。從勐養回歸到事業的發源地,也是普洱茶的原產地——勐海,標誌著國豔茶廠站在了一個新起點,到達了一個新高度,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發展時期。
“專業鑄品質,誠信贏未來”,這是國豔茶廠的形象用語和品牌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