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土林蠻磚生磚 (1).JPG 14年土林蠻磚生磚 (2).JPG 14年土林蠻磚生磚 (3).JPG 14年土林蠻磚生磚 (4).JPG 14年土林蠻磚生磚 (5).JPG 14年土林蠻磚生磚 (6).JPG 14年土林蠻磚生磚 (7).JPG 14年土林蠻磚生磚 (8).jpg 14年土林蠻磚生磚 (9).JPG 14年土林蠻磚生磚 (10).JPG 14年土林蠻磚生磚 (11).jpg 14年土林蠻磚生磚 (12).JPG 14年土林蠻磚生磚 (13).JPG  

 

 

茶名:2014年土林鳳凰【古樹蠻磚】老樹喬木生茶磚(1磚(盒)1000克)---難得一款蠻磚古樹喬木拼配生茶磚 、樹齡200年以上古樹喬木大葉種曬青茶為原料拼配

出品:雲南土林茶業有限公司

年份: 2014年4月8日

規格:淨含量:1磚1000克(盒裝)、1件12磚(盒裝)

說明:

一、前言:

選一口好料,品一茗好茶,皆須深入尋覓,用心體會,以時間累積經驗,以口感與實務蓄積專業,才能綿延不絕的言語 闡述,形之於真實的文筆分析,才是真正瞭解普洱茶的意涵,提供並讓更多普洱愛好者參與並分享普洱茶的真諦。故慎選茶境、优撿茶質 ,才能真正融入普洱的陳韵中。

二、序言:

品茗的境界、有如人生的精神意境。茫茫人海、芸芸眾生、

喝茶的人何其多,有的人注重於茶的形式和過程、講究品茶

的格調和環境、追求一種自我陶醉和外在價值、有的人專注

於茶的品質和精神及身體的感受、執著于人生的超脫和自我

的體驗。而優質的普洱茶卻有著莫名的休閒疏懷及越陳越香

的快樂人生觀。堅持信念,尋覓一口普洱好料,昨是今亦是,

未嘗不是另一層快樂的人生。

三、蠻磚歷史及地理沿革: 

曼莊村委會隸屬勐臘縣尚勇鎮,地處尚勇鎮北邊,距尚勇鎮政府所在地26公里,到尚勇鎮政府道路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勐臘縣21公里。南鄰尚岡村委會,西鄰勐臘鎮,北鄰勐臘鎮。轄曼莊村、東洋村 、曼粉村、曼賽村、大龍哈村、南哈村、牛棚村、金竹林村、景岡村、壩連村、南欠村、回燕村、茶場等13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549戶,有鄉村人口2617人,其中農業人口2617人,勞動力1801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801人。

四、蠻磚茶山的茶葉集散地曼莊:

蠻磚茶山史話最多的當數曼莊村,蠻磚茶山的興衰與曼莊村的興衰有直接關係,從明朝末年至清朝末年,蠻磚茶山的茶葉集散地和中心大鎮便在曼莊。

蠻磚山東接易武,北連倚邦,面積約300平方公里,清代有茶園萬畝以上,從磨者河邊到曼林山頂六十裏路溝溝壑壑都是茶。曼莊、曼林、曼遷、八總寨過去都是大茶村,各村產茶都在2000擔以上。曼林的古茶園目前在勐臘縣境內的五個茶山中保存得最好,有1000多畝成片的古茶園,其茶樹樹圍大多在100釐米以上。

蠻磚山茶園雖多但茶號少,清末民初易武的茶號都到蠻磚茶山買原料,蠻磚茶農說:“易武七子餅一半是蠻磚茶。”蠻磚茶山有兩個有名的大寨,一個是曼林寨,一個是曼莊村。曼林寨是蠻磚茶山茶園最多的寨,曼莊村是蠻磚茶山的中心大寨和人口最多的村。

曼莊在史書中稱為蠻磚,蠻磚的得名,一種說法是跟諸葛亮崇拜有關,說諸葛亮當年來六大茶山時,在曼應埋下了一塊鐵磚,於是這裏就稱作埋磚,後又演繹為蠻磚;另一說法為傣語,傣語中曼莊的意思是大寨子、中心之村,因曼莊過去是土司頭人們經常聚集開會商議解決各種事務的地方,故稱曼莊。

曼莊人在民國以前都是以茶為生,糧田開墾較少,自抗戰爆發後茶業衰退,住戶有減無增,時至今日曼莊也只有20多戶人家,幾乎都是豐家、衛家、權家的後人。這是一群捨不得丟不下茶山的人,他們說祖宗的大墳、祖上幾百年種下的茶樹都在這裏,他們心中有一種割捨不掉的情感。他們要陪著祖宗,守著茶山,也守著心中那份不滅的希望。蠻磚茶山的古茶園保存下來的尤其多又長得特別好,或許是對他們這份情感的回報。

蠻磚茶山普洱茶特點相較其他古六大茶山,茶菁色澤較深;舌面與上顎中後段口感厚質香滑、舌面微苦。口感香氣較沉,不若曼撒、易武香揚,近年茶質表現仍在水準之上。 

五、蠻磚(專)山茶品特色: 

(一)、在歷史上就有“喝蠻磚看倚邦”一說。蠻專茶區位於象明鄉南部,易武西面。古蠻專茶區面積約300平方公里,清代這裡有茶園約2萬畝。按照傳說蠻專是因當年諸葛亮這在此埋下鐵磚而得名,因此蠻專也寫作“蠻磚”。在現在的地圖上,蠻專寫作“曼莊”。蠻專茶區包括曼莊、曼林、曼遷、八總寨一帶。

蠻專種茶歷史悠久,在曼林古茶園中還保留著基部幹徑105厘米 ,高3。9米 的古茶樹。蠻專的茶在清代已有較高評價,《本草綱目拾遺》和《滇海虞衡志》中都有提到六大茶山的茶“以倚邦、蠻專者味較勝”。歷史上蠻專主要賣給易武茶號加工。

目前,蠻專茶區是六大茶山中老茶樹保存較好的茶區之一。

(1)、老茶園茶樹保留較多,不少老茶園的茶樹密度可以達到相距1~ 2米就有一株的密度。

(2)、生態環境較好,很多老茶園都處于山間林下。

(3)、蠻專茶區的茶樹沒經過矮化改造,保持著喬木型特徵。

(4)、採摘還不過度,枝葉茂盛,長勢良好。

蠻專老樹茶的特徵是︰條索粗長,湯色黃綠,葉底黃綠,苦澀較輕,相似易武,湯中帶甜,回甘快而且較久,湯質飽滿、濃滑,茶樹生于山林、環境好,山野韻較強,杯底留香持久。

(二)、選用雲南蠻磚山茶區樹齡200年以上古樹喬木大葉種曬青茶為原料拼配。經嚴格篩選精揀,經傳統配方精制而 成,以古老工藝和現代科技相結合精製而成。 茶品包裝美觀成一大生茶磚(1公斤盒裝)、土林鳳凰生茶品,具有优良傳統,工序一脈,具有葉形厚實、緊結顯毫 條索分明、層次交錯,高香持久,湯色剔透、滋味厚實,泡飲回甘留口中、浸泡有餘蜜香。

六、公司簡介:

雲南土林茶業有限公司是集茶葉種植、生產加工和銷售為一 體的規摸型專業化茶葉企業,它的前身是成立於1985年的原南澗縣茶廠。是雲南省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國家級扶貧龍頭企業。公司傳承並發展了南澗縣第一個注冊商 標、市場影響最為深遠的茶葉品牌——“土林”(帶雙鳳凰圖 示)牌鳳凰沱茶,“土林”牌為雲南省著名商標,品牌價值1.06億元。

公司坐落在大理州南澗縣工業園區,占地2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達13000平方米,年生產能力3500噸。以無量山七萬畝高原原生態茶園為依託,擁有高產優質原生態有機茶園 7000多畝,茶葉初制所8所。主力打造“土林”牌鳳凰沱茶、 凰香餅等系列普洱茶;積極開發“無量山”牌普洱茶、“無 量山”牌及“小河淌水”牌精製綠茶。現在,“土林”與“無量山”是公司的兩大主打品牌。

七、土林文化:

公司以傳承為根基,以拓展為血脈,秉承“真心做好茶”的制茶精神,始終堅持以“奉上好茶,奉獻健康”為使命,遵循“合作共贏”、“創造與分享價值”的發展原則,以品牌為主導,管道為依託,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的茶品及茶服務,致力於發展到茶業國際水準,提升與弘揚中華優秀茶文化。

由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今,土林茶業已經走過了二十餘載,一 征塵見證了土林茶業風雨不改的蓬勃生機:

1、 南澗縣茶廠

(1)南澗縣茶廠的創立。1985年,南澗縣茶廠創立,由林興 雲(下關沱茶廠原革委會主任兼技術廠長)主導。

(2)同年創制鳳凰沱。鳳凰沱一經上市,由於其品質優異,既有下關沱茶廠百年技術傳承,更有南澗縣茶廠全體技術人 的全新創展,立刻被瘋搶一空,市場十分火爆,二十六載, 一直不斷,市場熱捧,供不應求。終成傳世經典產品。

(3)林興雲有“人工渥堆普洱(熟普)之父”之稱,自然也為 南澗縣茶廠帶來了成熟的熟茶技術,因地制宜的結合南澗的 實際情況,經過全體技術人員的共同努力,改良並形成了南澗縣茶廠的成熟的熟茶生產工藝。1987年開始推出土林茶業熟茶茶品。

2、 南澗縣茶葉公司

(1)1991年南澗縣茶廠更名為南澗縣茶葉公司。

(2)1997年南澗縣茶葉完成改制,成立股份制公司。

 3、 土林茶業公司

2007年原南澗縣茶葉公司進行資產重組,成立雲南土林茶 業有限公司,註冊資本伍千萬元。公司傳承了南澗茶廠20 多年的普洱茶熟茶發酵經驗,採用原南澗茶廠特有的無量山 精品茶葉原料,進行精製加工和創新發展,其沱茶加工技術 精湛,獨樹一幟。公司技術人員在熟練掌握普洱茶傳統發酵工藝的同時,積極推行新的普洱茶熟茶發酵技術,研究更適應市場的普洱熟茶產品。其中本廠核心技術人員趙靜江渥堆發酵的熟茶,開堆時蜜香四溢,招來眾多蜜蜂,成為業界一段佳話。

土林重視企業改革創新,逐步擺脫了傳統落後產業經營方式,採用“公司+基地+農戶”的新型模式,實現企業的產業化、規模化。

與此同時,土林茶業緊追時代步伐,積極發展系統電子商務,並進行全方位的媒體公關與立體宣傳,贏得了市場的積 極回應。

現在,土林茶業已被列為雲南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國家級扶貧龍頭企業,雲南省著名商標,全國茶葉行業百強企業等。

(摘錄土林文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茗若居普洱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